演講人 : 新頭殼總顧問 胡元輝 先生
2009年12月10日 星期四
2009年10月18日 星期日
五媒合一的新媒體傳奇 --台灣醒報,無所不在的差異化行銷
演講主題:
五媒合一的新媒體傳奇 --台灣醒報,無所不在的差異化行銷
演講者:臺灣醒報社長林意玲
「盡信報,不如無報。」─台灣醒報社長兼總編輯林意玲
2009年10月11日 星期日
台灣電視新聞台競爭環境-課後討論
台灣電視新聞台競爭環境-課前簡報
2009年10月10日 星期六
台灣報業競爭環境研究-課前介紹
2009年10月6日 星期二
2009年10月2日 星期五
我的教師節禮物
首頁由彩紙拼出"HAPPY TEACHER'S DAY"幾個字,翻開來是同學們的簽名,宏睿和欣岑還畫上自己的面容,家妤和仁隆則加了個笑臉圖案,賢政的圖案似乎是個狗爪印,封底頁寫著"元智98級碩一網傳組全體謝謝老師"幾個字。
總之,這是張五彩繽紛、創意十足,讓人溫馨感動的小卡片。
拿著卡片,先是驚訝,接著是感動,然後是高興,高興更甚當年得到金鼎獎。
今年是我在元智資傳所兼課的第三年,當年只是一個簡單的想法,希望有機會藉我的專業經驗與年輕人有互動的機會,就向學校提案,建議以「數位匯流」為主題,邀請媒體第一線高階主管到班上演講,演講兩個小時,另外一個小時由我帶領討論。
可能我的構想與學校以理論教學為主的課程具有有互補性,學校不僅發了聘書,還同意支付演講費,從此我多了一個「老師」的身分。
我邀請到了報社、電視台、新聞網站、雜誌等媒體高階主管,包括聯晩社長項國寧、當時中時社長黃肇松,三立談話節目主持人鄭鴻儀等人。可是,第一堂課我就發現,身為現代多元民主大學校園的老師,教學不是你能講述什麼的問題,而是年輕人需要什麼的問題,所以師生關係不是由上而下的講授關係,應該是互動交流的關係。
第一個學期的教學算是失敗的,我與學生間似乎有一道無形的牆,雙方都想跨越,卻不知道怎麼做。第二個學期我將演講時間延長、次數減半,另一半課程全部用來討論。互動時間增加,教學效果隨即改善。
第二年開始,我更將同學分組,要求同學課前蒐集資料,在貴賓演講前先做二十分鐘相關主題報告,讓演講者講評。兩年下來,我深深感覺,學生的參與與互動愈深,學習效果愈好。
元智學生素質本來就高,加上班上總有將近半數在職專班學生,使討論進行得更深刻,師生都獲益良多。六個學期將近五十場演講、一百堂課下來,我深深體會「教學相長」的真義,不僅演講貴賓傾囊傳授一身武功,同學們討論時更是使出渾身解數,經常欲罷不能。
過去,「數位匯流」與「網路媒體」對我而言,理論的意義高於實體,經過幾年教學,它已經是真實得不能再真實的實體。多數大眾傳播機構對數位與網路還觀望不前(今天還有不少媒體仍然舒服的躺在逐漸增溫的熱水中),我許多學生已經優游於數位與網路的藍海中,甚至有的人已經開花結果。
教學相長讓我對教學充滿興趣,今年教師節意外的禮物讓我更產生熱情感,我期盼與學生更密切的動關係。
2009年6月26日 星期五
2009年6月25日 星期四
2009年6月24日 星期三
Web2.0 時代網路獲利模式探討
資策會FIND指出,廣告營收將是Web 2.0網站的主要收入來源,MySpace和Facebook是美國最大的SNS網站,兩者的廣告營收超過全部SNS廣告的70%。eMarketer估計2007年全球SNS網站廣告營收為12.2億美元,2011年時將可達41.4億美元。在美國市場方面,SNS廣告營收估計由2007年的9.2億美元,增加為2008年的16億美元。
一般來說,Web 2.0網站主要的獲利模式有幾個:一是透過提供較好的服務,向會員收取費用;其次是運用龐大的流量向刊登廣告的廣告主收取廣告費用;第三種則是收取虛擬道具的收入。而從Google的財報中可知,有超過 62% 的收入來自於Google搜尋引擎的廣告,而有37%是來Google與合作伙伴的廣告Google AdSense。Google提供了這麼多可以分享的機制如Google Earth、Google Maps、Blogger、Google Video等功能,但真正的收入來源只有網路廣告收入。
另一個例子就是才從台灣退出經營的 Cyworld,這個在韓國非常成功的社交網站,到了台灣及其他海外地區卻沒有預期的成功,當然其進入台灣的時間已晚,無法跟如無名小站、痞客邦等同性質網站競爭是失敗主因,而這更顯示出想僅單靠會員收費或是虛擬道具收費是行不通的,雖然藉由好的服務可以吸引會員付費,但就以無名小站為例,付費會員僅占全部會員的 3% - 5%,因此業者終究仍需依靠廣告做為重要的營收來源,由廣告收入彌補服務非會員所需的支出。
因此,Web 2.0的獲利模式本質上是要吸引使用者使用,藉由使用者的群聚效應,將這樣的使用族群轉化為流量,讓廣告商來消費這些使用者所帶來的廣告效益,只要有人潮,就會有錢潮。
不過從Web 2.0的廣告行銷策略,必須與Web 1.0的網站有所不同。目前傳統網站有獲利的主要是大型入口網站(如Yahoo!奇摩、Pchome online等)或主題明確的專業資訊、社群網站(如Mobile01、巴哈姆特等),廣告商可以很明確的抓到目標族群給與適當的刺激,達到行銷的目的。而Web 2.0網站是強調個人分享的精神,網站僅是一個社交平台,因此網站擁有的是各式各樣不同屬性的使用族群,若廣告商仍用以往的方式來行銷,同樣的費用會導致較差的效果,這也是不少廣告商對Web 2.0網站的質疑。
然而社交網站擁有的優勢在於口碑行銷,運用口碑傳播可以達到一傳十、十傳百的效果,這是傳統網站所遠遠不及的,因此仍有一些廣告商願意投注在社交網站廣告。就一個新的網路革命來說,Web 2.0在未來的廣告操作勢必比起傳統網站更為複雜,更需要分眾行銷,但相對的網站能較容易擁有比傳統網站更大的使用族群,因此所能夠接到的廣告類形也將超過傳統網站的限制,這將是網站業者一個全新的挑戰。
黃紹麟(2008)。社交網路服務的廣告營利模式初探。數位之牆。
2009年6月23日 星期二
2009年6月21日 星期日
部落格新聞對傳統新聞媒體的衝擊
於公民新聞相關的各種文獻,必會提到美國小型軟體公司Pyra(Blogger.com前身),於一九九九年八月時,他們將自已編寫的部落格(Blog)軟體送上網路,免費與大家分享,短短五年,造就出全球超過千萬名部落客(Blogger),衝擊傳統新聞事業,也開創新的新聞事業。
當報業及其衍生的網路媒體(線上新聞)面對部落格、微網誌的挑戰時,其擁有的優勢與劣勢為何?當人人都是記者之時,其新聞價值又將如何判定?草根新聞間的影響力,已受到網路時代的來臨而凌駕於傳統新聞媒體之上了嗎?...除了這些問題之外,也許我們該回溯至載具轉換的影響,由創市際在網路市場調查的know-how,提到了愈來愈多美國人已經厭倦了電視新聞網,轉而將網路當作主要的新聞資訊來源,這樣的趨勢似乎在台灣也漸漸成型,尤以年青人較為明顯,當民眾都麻痺了24小時電視新聞不斷地重複誇大聳動及負面的新聞 (特別是政治及社會新聞),就會自然而然地就把電腦打開,由自已的主觀判斷來篩選出想看的新聞網站及新聞事件。
網路帶來「客製化」與「自由度」之大的功能也是傳統媒體無法切合民眾需求的最大主因,也因此全球電子新聞媒體龍頭CNN看到了這個趨勢,突破舊思維僅僅把電視新聞數位化放在網站上的方式,直接將新聞製作中心的最新視訊拍攝片段以及新聞內容即時公開出來,並且讓觀眾可以同時追蹤四則視訊並透過連結查詢相關新聞。真希望這樣的模式能夠出現在台灣的電子/平面媒體上,月刊雜誌可以每天將採訪花絮及未能擠進版面的資料放到blog格式的網站上面讓讀者第一時間吸收並且互動。
部落格之興起,造就出許多的公民記者(citizen journalist),他們散佈在社會各個角落,報導親身見聞、探索切身議題、交流彼此觀點,並且串連傳播,既是讀者也是作者、既是消息來源也是新聞製造者。當公民自己當起記者,公民新聞學(citizen journalism,又名participatory journalism)隨即興起,它的核心概念是:「一個或一群公民,蒐集、報導、分析、散播新聞和資訊的積極行動,目的在提供民主所需的獨立地、可信地、準確地、廣泛地、切合需求地資訊」(Bowman & Willis,2003)。
而我第一次接觸的集體報導型公民媒體即為「苦勞網」,主要為編採勞工和人權新聞的網站,當時對於公民新聞並無深入認識,而是它的每一個篇報導都明白的告訴我,它的新聞並不再是一個以追逐名人、政客的醜聞為重心,而是為人權發聲、重視真相、深度的新聞產製文化¹。
¹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董事長蕭新煌認為,「記者不該只是一種謀生的職業,它頂著民主社會第四權的冠冕,又揭櫫言論自由的崇高價值,再加上自主性極強的作業方式,讓記者行業經常充滿個人主義色彩,有時又帶一點英雄主義氣質」(「衝進新聞第一線」出版緣起一文)。
印象中猶記一篇是針對製鞋工廠剝削基層勞工的情況,其中詳細描述中國的勞工是在工廠中做了多少的事情後,卻得不到該有的薪資與保障…。相同的這種情況不僅是發生在那件報導中的工廠中,而是普遍發生在全球成衣供應鍊的環節當中。公民記者為最終希望「呼籲全球的工廠工人應該發揮結社的力量,組織工會,以集體的力量來促成勞動條件的改善。即使是派遣勞動者,也應該向雇主要求就業保障,所有工人更應集體要求雇主支付足以生活的工資,否則在低工資的惡性循環之下,雇主的廉價勞動力將永遠不虞匱乏,而底層工人的勞動條件也永無改善之日。」
許多類似於這樣的報導,通常在傳統新聞媒體中,總成為不能說的真相,而真正的事實就永遠的掩埋了,這也成為了傳統新聞與公民新聞最大的差異,因為公民不再被動,單向地接收大眾媒體問題百出的報導,轉而主動、多向地發掘切合個人需求,有助社會進步的訊息。
文獻參考
線上新聞網2.0(2005)。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
URL:http://blog.insightxplorer.com/category/%e5%aa%92%e9%ab%94/page/3/
陳順孝(2005)。部落格對新聞事業的衝擊。中時部落格。
URL:http://blog.chinatimes.com/ashaw/archive/2005/08/11/10527.html
何國華(2007)。公民記者對傳統媒體之挑戰。中華傳播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
URL:http://ccs.nccu.edu.tw/history_paper_content.php?P_ID=667&P_YEAR=2007
劉光瑩(2008)。你不知道的奧運:大陸台商與血汗工廠。苦勞網。
URL:http://www.coolloud.org.tw/node/24481
Sifry, D. (2006.08.07). State of the Blogosphere, August 2006. [Online]. Available:
URL:http://www.sifry.com/alerts/archives/000436.html.
Bowman, and. & Willis, C. (2003), “Introduction to participatory journalism (ch1).”, In We Media-How audiences are shaping the future of news and information.
URL:www.hypergene.net/wemedia/
數位有線電視的窘境
「最終是One shop, Multiple service, One bill(一個網路、多種服務、一張帳單),」資策會市場研究中心資深經理張奇說。未來閱聽人將選擇心目中服務最好、品質最高、價格最低廉的系統業者,透過他來接收匯流後的content,過往涇渭分明的媒體界限將不見。
以台灣來看,除了中華電信的「MOD」、及開放有線電視經營網路外,進度仍是相當緩慢的,尤以有線電視的數位化最為嚴重。
NCC上任後,為因應匯流趨勢,加速擬定策略,並提出以下三個方向:一、有線電視數位化,二、防堵中華電信壟斷,三、鼓勵傳播電訊新科技。時至今年,NCC仍未擬出匯流後的法規,有線電視數位化仍處於起點,甚至民眾對「數位化的有線電視」一詞仍很陌生,除了民眾不願花成本升級配備,及分層符費的收視習慣未建立外,仍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倍化的頻道,沒倍化的內容
有線電視經由數位化後,頻道擴張為500~600個,將需要更多的content來將之填滿,台灣電視公司工程部經理葉平界以「填不飽的巨獸」來形容數位電視急需更多內容供應的窘況。
前幾年政府即打出口號,要建立媒體園區,積極製作屬於台灣的content,散佈到廣大的華人市場,如今一看,似乎只淪為一個口號。未來頻道倍增的情況下,本地不能供應時,未來將大量買進國外的content,雖對於消費者來說有更多選擇,也能有機會收視如「篤姬」、「大長今」等劇集,但相對也並未保護本地的產業。
2. 網路電視youtube,收視習慣的改變
根據尼爾森網路評等(Nielsen NetRatings),在2006年所統計的數字顯示,網友每天在YouTube的瀏覽次數高達一億多次(每則影片算一次),新影片以每天6萬5000支左右的速度增加,每日平均的訪客數約有4,000多萬人。2007年六月使用人數便高達了一億一千萬人,美國媒體稱YouTube是「第五台」,並語帶玩笑的說美國民眾不是在看電視,就是再看YouTube,可見YouTube對於美國民眾的影響,以及對電視台的衝擊可見一般,收視習慣正稍稍改變。
同樣的現像也在美國以外的國家發生,根據資策會在 2008 年 1 月發表針對 2007 年度台灣網路娛樂行為的分析報告中指出,在網路娛樂服務中,線上遊戲、線上影視、部落格是網友使用比例最高的三項,這與國內寬頻環境建置日趨完備以及 YouTube 等影音分享網站服務的崛起有關。而網友除了以youtube來收視電視的節目、戲劇外,更有許多國外的content,不論是動畫、影集、新聞,只要連上youtube,簡單的搜尋動作,龐大的資源量讓人目不暇給。
有線電視數位化不僅是一種技術上的變遷,更是一種制度上的大破大立,建立新的收費機制。但當有線電視面臨數位化,龐大的更新成本投資其實對於系統業者造成很大的壓力。而有線電視業者與電信業者的資本不能相提並論,加之數位化之後的獲利模式不明,風險不小,也使得業者安於現在的穩定營收,在數位化的腳步上始終卡在幾個政策爭議點上緩步不前。
面對中華電信MOD的威脅,有線電視業者也採取垂直整合,以競租(rent-seeking)來消極抵制MOD的上架。有線電視面對MOD的競爭,便遊說頻道業者,抵制其content在MOD的上架,讓MOD始終面臨內容短缺的窘境,而無法撼動有線電視的市場。在市場行為的邏輯之下,這也是有線電視業者所必然的產生的自衛之道。
法令擬定緩慢,業者的卻步不前,台灣的數位匯流,進度相當緩慢。但未來的新科技,將使得所以有業者呈現一水平狀態,交流所有的content,對此陳光毅博士指出所謂「convergence」指的是使用者非常容易擷取到想要的資訊,才是真正的「匯流」。有線電視的問題,只是一個開始,NCC成立的目的,即是建立一個水平管理的法令,統合性的管制,進而強化產業發展,讓數位匯流的豐富便利能真正讓消費者體驗
參考文獻:
林燕秋,陳志萍(2006)。影音分享網站的閱聽人線上展演行為之初探性研究,取自:http://moodle.lips.tw/~tcasist/activities/2008/CRLICS2008/3%20An%20Exploration%20of%20Audiences%20Performance%20through%20Online%20Video%20Sharing%20Website.pdf
鄭仲堯(2008)。有線電視數位化的未來,取自於http://nccwatch.org.tw/story/20080515/19831
公民新聞之我見
新聞,從web2.0的快速發展,開始對傳統報業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web2.0是「蒐集群體智慧的網路運用」,利用簡便的工具(如部落格)、串連的網絡(如RSS)、相知的機制(如流量分析)、組裝的技術、共享的協定(如創用CC),在這個時代,進入了一個人人都可以是記者,也可以自由編輯的世代,對於已經萎縮的傳統報業無疑雪上加霜,公民新聞的興起,除了web2.0的推波助瀾,最根本的原因,我認為也是媒體咎由自取,當媒體一昧的以金錢、收視率掛帥時,所謂的價值觀、社會正義開始逐漸瓦解,當我們所看到的聽到的,都受到媒體的操弄,那民眾還有什麼可以相信?
公民新聞和傳統新聞的差異,在於公民新聞不需背負著傳統新聞的金錢和較多的社會壓力,這也是公民新聞好處也是壞處所在,公民記者有時憑著是一股熱誠和興趣,把他們認為值得報導的新聞與大眾分享(像是體育、美食等),但是像是需要經過專業訓練的新聞(像社會新聞等),涉入度較低也較為不足。而這樣衍生出的問題是,如果每個人都能夠成為媒體,那主流媒體存在的價值為何?公民媒體和主流媒體又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如果要探討公民新聞和傳統新聞兩者的比較,我個人覺得所擅長和涉入的程度不盡相同,似乎無從比較,也沒有一個絕對的答案,如果撇除這些嚴肅的觀點來看公民新聞,我個人是認為再沒有牽扯利益和金錢的前提,公民新聞,我會比較想成一個分享或是經驗,公民新聞似乎無法讓我百分之一百的相信,既然是出自一個大家都可以分享的平台,自然就是帶有主觀意識,正確和可信度,似乎是不可考的,就像大家都可編輯的維基百科,給的不一定是一個百分之一百正確的答案,所以我認為如果是以比較輕鬆的角度去看公民新聞,那他給的是不是一個我們要得正確答案,答案我想好像就不是那麼重要,我也認為主流媒體仍有存在的必要性,公民新聞的出現,挑戰主流媒體的價值,何嘗不是一件好事,若能夠讓主流媒體有所覺醒,在這個全民皆為媒體的世代,新聞不再只是少數人被賦予的權利,發展主流媒體與公眾共存共榮的傳播模式是必然的。
打造公民媒體:web2.0時代的新聞編寫http://www.ashaw.org/2006/08/web20.html
公民新聞運動,網路吹號角
http://2007.taiwangoodlife.org/story/20070415/142
生命力:公民新聞資訊網
http://ashaw.typepad.com/public/2005/08/post_2.html
新媒體時代下的閱聽人角色轉變與賦權
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 網傳組 姚佩吟
隨著WEB2.0與數位匯流的發展,現今可以說是面臨了一個新媒體時代的來臨,諸如Blog、Twitter等為首的分眾媒體紛紛隨著興起。在這新媒體潮下,傳統的媒體並沒有被取而代之,然而媒介特性的不同,進而衝擊了以往大眾媒體的社會,跟隨著閱聽人也開始有一些改變。在這個背景下,到底媒體特性產生了什麼轉變?閱聽人又有什麼轉變?這些轉變產生了什麼影響、該如何因應?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再去進一步思考的地方。
大眾媒體與分眾媒體
以往傳統大眾媒體,諸如電視、報紙、雜誌…等等,其特質是能夠接觸到廣大的群體,因此往往扮演著訊息散佈、宣傳者的角色。另外,還有一個特色是大眾媒體常有議題設定的力量,對於引導大眾的認知常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然而,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眾多的部落格、評論台的興起,興起了一股分眾媒體的趨勢。或者可稱之為《We the Media》一書裡所提的「草根媒體」,或所謂的「小眾媒體」。在這裡筆者使用「分眾」媒體而不使用「小眾」,是因為小眾易有小群眾、影響力小的聯想,然而許多部落客或網路媒體並不見得影響力小,相反的常具有廣大的讀者和影響力,因此筆者認為使用「分眾媒體」更為地適切。
而所謂的「分眾媒體」的意涵是指,相較於大眾媒體鎖定大眾,分眾媒體的訴求常是針對特定的團體發聲,如談論政治的新聞台或Blog,吸引的是同好參與討論。而這樣網路分眾媒體的特性,正衝擊著整個大眾媒體的生態,也帶來了一些轉變與討論,這些將在下面繼續做一些探討。
閱聽人角色的轉變
新媒體的到來,不免的也使得傳統閱聽人角色產生了一些轉變。傳統大眾媒體如電視、報紙,訊息製造者往往來自於專業的新聞媒體記者或編輯,就如這星期李怡志老師所謂的屬於「大眾媒體溝通」時期。因此,讀者或閱聽人扮演的角色往往是訊息的接受者,當我們打開電視看的內容就是那些,因此常常容易形成被動的接受資訊,即「被動閱聽人」。而被動的接受資訊容易會受部分媒體的主觀意識所引導,遮掩掉重要但與媒體立場相左的資訊,此時,就如「魔彈理論」(the Magic Bullet Theory)所提及的一樣,這樣的握有訊息掌握權的強大傳播媒體對於閱聽眾而言,很容易就像是魔彈一般深深的植入腦海中,對於言行舉止都會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然而,隨著分眾媒體的興起,諸如Blog、評論台等,吸引的是對該主題特定的一群人,那群人是對於這個主題具有一定的關心,並會主動去搜尋和而閱讀相關訊息的同好者。另外,網路的特性如可Anytime、Anywhere以及HyperLink(連結)的特質,帶來了更具「主動性的閱聽人」。網際網路的特質包含了非線性化,你可以透過連結非線性的、跳躍地隨時連至任何頁面,這代表著時段、版面、場域概念的一種破碎,也使得資訊需要閱聽人主動去搜尋、拼湊與連結,這樣主動性的「參與」成為現今閱聽人最重要的媒體使用形式,這也正是構成了Web2.0的精神所在!
分眾媒體的賦權弔詭?
諸如Blog等新媒體最讓人期待的,就是閱聽人與媒體權力關係的扭轉。以往大眾媒體內容會經過專業者的把關、修飾,最後才呈現。然而Blog書寫全憑個人而為,並且隨時隨地、天馬行空的內容都有,因此也就之所以號稱為所謂的「草根媒體」。任何人都可以隨時隨地的發表、生產自己的新聞、自己的觀點,就如同前述提到的《We the Media》裡所提及的概念,我們都是媒體,新興的草根新聞記者(或公民記者)掌握住資訊的發球權。
然而,著名「數位之牆」的牆主卻認為,這樣的新媒體下放的權力,並不如我們想像中大,Blog的媒介權力基礎是薄弱的。他認為正因為任何網路社群都是「一群性質相同的人,在網路上彼此互相取暖」,這便產生很弔詭的情況,即因為一個寫Blog的人,僅能得到與他理念相同者支持,其他人不受影響。這對社會的影響就會是局部的,而非全面的。他認為媒體被迫分眾,誰也無法完全掌握觀眾,因此分眾媒體要形成主流民意或對於社會造成影響是不易的。因為Blog作者很難全面影響社會,他的權力比不上電視新聞記者。牆主發出的疑問是就算讀者人數達50萬,權力會逆轉嗎?
對於這點,筆者我卻對分眾媒體的影響力和權力抱持著不同的觀點,對於分眾媒體的社會權力仍抱持著較正面的看法。或許是因為數位之牆牆主曾經歷該網站某文章言論不當,影響某公司形象的官司,造成刪除文章的感慨。但就我觀點而言,我仍堅信分眾媒體是具有一定程度的社會權力的。單先就分眾媒體的讀者和影響力而言,眾多點閱率超過幾十萬以上的Blog不在少數;又以科技產品交流的著名論壇MOBILE01為例,現今詢問10個人,可能有9個都曾在購買筆電等3C產品時第一參考MOBILE01的評論,那這樣的網站可以算是小眾媒體嗎?至少他對於眾多人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另外,就新媒體的社會權力而論,也有許多十分正面的例子。最著名如前陣子的新聞:碩士生疑遭飆仔毆死 同學悲憤發起「一人一信救新竹」便是最好的例子。這個鬥毆致死事件引起了眾多網友們的憤怒,在網路上發起追緝飆車族的文章,講述同學遇害經過,更認為新竹市以「幸福城市」自居,卻令人非常失望等的評論文章,最後更影響了內政部長與行政院長等呼籲警調單位盡速破案,才得以使此案快速破案。
另外,前陣子女生虐狗事件也導致網民憤怒,發起了之前課堂提及的所謂的「人肉搜索」,眾多網民查出這名自稱「如小妞」的女生的上班地點等資料。甚至,今年二月對岸的草根媒體公民記者率先報火災事件也可看出:
中國中央電視台某在建大樓工地9號發生火災一事,中央電視台等官方媒體都已經作了遲到的報導,這一消息最早是普通網民通過博客空間和共享網站發佈的。有人認為,中國的草根媒體已經對中央媒體形成衝擊。(大紀元,2009/02/12)
我相信這些事件足以證明,也充分發揮了草根媒體和分眾媒體的社會影響力量。日本傳播學者桂敬一教授也曾說過:從新聞史觀點來看,擁有改變歷史力量的,通常都是小眾、非主流媒體,人民的力量往往都是由新生媒體力量達到疏發,這是很重要的觀察,媒體形式不重要,小眾、凝聚力強的顛覆性,挑戰主流輿論觀點,才是媒體生態健康發展之道。
新媒體‧新思考─新媒體時代的機會與挑戰
隨著新媒體時代的來臨,了解了其影響和轉變後,我們也不得不去思考一些問題。
新網路科技下的個人媒體與公民新聞學的興起,「水可載舟,亦可覆舟。」雖然新媒體解放了言論多元的可能性,而其卻遭遇一些機會與挑戰。我將其整理成下面幾項分述:
一、網路廣告影響資訊扭曲
隨著網路廣告的進步,當個人得以自行申請網路廣告的刊登時,在營利目的的驅使下,個人部落格的內容經營,也會受到扭曲與迎合的問題。如知名部落客與廠商合作導致置入性行銷的文章內容。
二、缺乏守門人‧不當內容難以掌控
由於BLOG等個人媒體發表自由高,在沒有守門的情況下,個人經營網路個人媒體,其言論與內容煽色腥的程度與尺度難以掌握,甚而有可能超越一般八卦報、比狗仔隊更狗仔。
三、言論自由的界線模糊
如前述提及的數位之牆的牆主官司事件來省思,網路分眾媒體或個人媒體使得人人都可自由發表屬於自己的新聞,發表新聞的自由度高、門檻相對低。然而,網路新媒體的言論自由界線到底在哪裡?當涉及某些社會利益時,社會規範和言論自由之間的界線模糊,容易產生爭議。
另一方面來看,就機會而言,因應數位匯流的發展,意味著任何一種平台,可以進行任何一種內容服務,即媒體類型的界限早已完全被打破,所以人完全跟著內容走的,內容才是整個媒體產業的核心。「Content is King!」,在媒體集團互相整併,媒體平台相互激烈競爭廝殺,卻苦無內容呈現的同時,卻出現了鼓勵由使用者(或者消費者)自行生產內容的公民新聞學與網路服務,這可以說是分眾媒體和個人媒體的很大的機會所在。
就如李怡志老師課堂上所提及的,什麼樣的資迅人多力量大?網友專業度高?如運動領域,一個業餘職棒迷所經營的個人媒體所擁有的資訊或評論,不見得會輸給專業記者;或者一個鍾愛美食的部落客,所擁有的資訊與見解都可能十分專業。當現今數位匯流下,內容成為最重要的關鍵的時候,筆者我樂觀地認為或許個人媒體和分眾媒體的豐富內容,能意外產生巨大的市場商機!
參考文獻:
女生虐狗還偷笑!狗裝袋360度狂甩(2009)。Yahoo新聞
URL: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616/8/1ldnx.html
中國草根媒體對央視等構成挑戰(2009)。大紀元
URL: http://www.epochtimes.com/b5/9/2/13/n2428112.htm
中國草根媒體對央視等構成挑戰(2009)。大紀元
URL: http://www.epochtimes.com/b5/9/2/13/n2428112.htm
陳宗逸(2006)。小眾搏主流 媒體革命方向。新台灣新聞周刊。第558期。
URL: http://www.newtaiwan.com.tw/bulletinview.jsp?bulletinid=65950
黃紹麟(2005)。媒體,社群,Blog(五)媒介權力。數位之牆。
URL: http://www.digitalwall.com/scripts/display.asp?UID=286
黃紹麟(2005)。媒體,社群,Blog(一)話說從頭。數位之牆。
URL: http://www.digitalwall.com/scripts/display.asp?UID=282
We the Media -草根媒體(2005)。樂多日誌。
URL: http://blog.roodo.com/wethemedia/archives/3983.html
當大眾傳播媒體走向新媒體的時代
當今的時代,處於大眾傳播媒體與新媒體交融的時代,過去大家仰賴大眾傳播媒體的表現形式包括報紙、雜誌、廣播、電視等舊媒體,而現今人們逐漸轉向仰賴新媒體的資訊來源,包括了網誌、微網誌、影音平台、網路電視、社交網站平台等新媒體的表現形式。以下將探討新舊媒體的轉換型態的面臨的挑戰以及整合。
大眾傳播媒體基本上是以「內容」為中心導向,透過新聞、節目內容、廣告來吸引閱聽人並吸引商機,因此大眾媒體首要任務為創造具有吸引力的內容來服務觀眾,一旦觀眾群建立,市場、品牌也隨之建立。相較於新媒體的發展,基本上是以「交流平台」為中心,透過不同的交流平台,讓一群素昧平生的使用者集結為網路的社群,在彼此信任的基礎之下相互連結、彼此分享,例如想要生活上一些資訊或是想要購買產品,可以在這些基礎下,參考網路使用者對產品或資訊的評價,進而讓自己有多一點的考慮方向。有位知名的美國部落客認為:「所謂的舊媒體,指的是建立在號稱值得信賴的專業人士所提供是事實真相的媒體。而新媒體就是透過業餘媒體人相互交流所形成的部落圈。」因此新媒體鄉對於就媒體,既是代表科技上得進步也是文化上得轉變,也是就舊媒體的延續,讓新媒體取代舊媒體所欠缺的數位性、互動性、即時性三方面。
在舊媒體的大眾媒體新聞、資訊所呈現的皆為新聞專業人士所提供的內容,經過一連串的編輯、篩選、甚至有意識形態的加入等,在過去對大眾傳播媒體信認度及高的時代強調的報導原則為報導真實、維護公眾利益、客觀性的報導,但這在現實的電視媒體、報紙媒體等皆很難已達成,因為都需要經過專業人士的篩選。而報紙媒體也因閱聽大眾的習慣逐漸改變,使得報紙因為網路媒體而受到威脅。因此傳統媒體所面臨的挑戰為消費者消費習慣的改變,在現在的網路新媒體時代,消費者要求免費且個性化的內容而且也同樣要求資訊取得便利性的管道,所追求的是即時型、「Ubiquitous」無所不在的資訊體驗。而新媒體網路剛好提供了舊媒體所欠缺的形式。
如同李怡志總監上課所呈現的例子,現在的網路新聞可以做到與閱聽者更有互動性,有心情投票、互動圖表顯示、甚至到網友自行畫新聞重點等,這些都是傳統新聞媒體無法呈現的,因此舊媒體想要轉變型態,即要改變和迎合現在消費者的閱讀習慣,當今最成功轉型的為聯合集團,將除了將報紙內容數位化外,也有影音新聞的平台,我認為這樣是不錯的轉型模式。除此之外,現在的電視新聞也都開始學習打入網路、社群的市場,利用作為宣傳的工具,提供的方便介面與觀眾進行互動與溝通。舉例來說,像超級星光大道初級播出時,善於利用建立部落格,增加網友與觀眾之間的黏度。
綜合以上論述,其最主要改變得是內容方面的呈現,在訊息與服務的供給上,最重要的是以使用者為中心,將內容整合起來發展,打破傳統單純以網站或以電視台單一概念的發展核心。讓資源共享、因此彼此將距離拉近,對網路等新媒體來說,電視能提供較多的深入的內容素材;對電視來說,網路則能提供電視所無法提供的互動介面、社群基礎與無法在家庭客廳觸及的族群。而政府方面可以提供舊媒體數位化升級的辦法;補助舊媒體人員進修的機會,讓他們可以培養更多新的操作工具、學習多媒體製作的方式;此外,也要多鼓勵新舊媒體的整合,才可以創造更多的傳播空間與資源的整合。
參考資料:
數位之牆(2001)。終極的網際網路(四)入口網站的末日與數位媒體產業分工,取自於http://www.digitalwall.com/scripts/display.asp?UID=100
吳筱玫(1999)。數位時代之「新聞」產製面貌—從兩個案例看網路媒體如何影響新聞形塑。中華傳播學會論文。
資訊傳播研究期末 張曉玫
部落格的專題專業專職趨勢
前言
最近,新竹海邊發生一起飆子看情侶不順眼而集體圍毆男生致死事件,驚動全國!並在死者頭七前破案。而這平常小事件會引發府院及社會的高度重視,竟是死者的同學們運用網路功能,一人一信形成網軍向府院的電子信箱施壓所引起。從這事件可以看得出來,網路功能的適當運用所產生無比的效應。而部落格在這方面也有相同的功效,部落格通過社群聯結形成小眾媒體,再連結這些小眾媒體,只要這個議題為大眾所認同,則多數的小眾會形成大浪潮,形成社會的焦點,形成全國的議題,形成大眾媒體矚目的大新聞。例如,近期戎撫天部落格發起「挖掘單車殺手行動」就引起媒體的關注,更成為一時的社會新聞討論話題,即是很好的例子。因此,當如何對應部落格?如何經營部落格?正是當下重要的議題!部落格仍是以前的個人心情網誌嗎?恐怕大有疑問!最近,大師文化公司出版的「大師輕鬆讀─趨勢與網路」第256期;主題為「網住你的客戶」,在名人部落格專欄上披露了一則相當重要的訊息:
〝在美國方言協會(American Dialect Society)於2006年選出的年度重要單字中,有個單字是flog。也就是fake+blog,指的就是假借部落格之名;行部落格之實的「冒牌部落格」,通常都是由企業的行銷部門或公關公司製作。〞
由此觀之,商業界已經在摸索這個廣受全球網路族愛用的部落格,並且感受到其可能的商業潛力與威脅,而這正是部落格的運用準備朝向新趨勢的跡象。這個新趨勢即是「部落格的專題、專業、專職之三專趨勢」,若回顧部落格的發展就可以見其端倪。
部落格的發展
網誌(blog)是網路日誌(weblog)的縮寫,即“Web+log” 的縮寫。在臺灣我們通稱「部落格」,在大陸則稱為「博客」,都是從英文blog音譯而來(陳萬達,2007)。至於“blog”的由來,陳順孝(2005)認為,是美國一家小型軟體公司Pyra;將其公司所寫的“blog”軟體上傳於網路上,供人免費下載與分享。而Pyra公司就是blogger.com的前身。「部落格」起初的功能在於跟大眾分享心情或心得,依照時間順序,以文章的形式在部落格上發表,是一種網路共享的空間。維基百科則認為網誌的英文blog起源於Weblog一詞,意思為網路日誌。而blog是網路日誌(weblog)的縮寫,音譯為「博客」,有網路作者之義。在臺灣稱「部落格」或「部落客」,香港則直譯為「樸」。陳萬達(2007)指出:〝部落格是一種根據既定寫好的程式而成的網路介面,使用者可以自行登入,架構自己的網站頁面,進行內容設計的行事風格。撰寫部落格的使用者, 則稱為網誌作家、博客或部落客,可以書寫生活、工作、時事及其他一切事務。〞
部落格發展至今才十年左右,並不算長。但內容與功能,卻隨著社會的變遷日趨異樣化與多樣化。部落格最早為網路社區的型態發展而來,而部落格的模式最早由Jorn Barger於1997年提出,第一個社區網路則在1998年於Cam World網站形成。1999年“blog”縮寫詞出現,成為新詞,即現今常用的網路術語。同年blogger.com在網路上提供簡單易學的個人網站功能,讓使用者能方便使用。因其方便使用,助長了個人部落格的快速發展。到了2002年,blogger.com將網站賣給Google部落格,發展成為全球性的個人網站,並促使其在社會上的功能日趨重要(陳中和,2006)。目前部落格的使用已經相當普遍,根據波仕特線上市調網在2007年所進行的一份關於「Blog 使用大調查」,調查發現有93.8%的受訪網友瀏覽過部落格,有66.6%的受訪網友擁有自己的部落格(http://www.pollster.com.tw/report/20070720/index.htm)。
陳中和(2006)指出,
〝依Technorati公司於2006年2月所做的網路調查統計得知,目前全球已有二千七百萬個部落格,為三年前的六十倍。而其中有二百七十萬個部落格至少每周更新,平均每天有一百二十萬個新頁面產生。平均來說,每秒就有一個新部落格誕生,每秒就有13.9篇文章產生。〞
從以上的數據顯示,部落格的動能十足,必然會對於各地區的社會與文化產生影響。當部落格以個人分享為主要訴求時,被冠以「個人部落格」看待,即是以私密性的公開性質看待。然而發展至今,卻要開始以媒體看待,也就是視部落格為一種媒體,稱之為「個人媒體」。這是「誰沒有部落格」一書之作者Cyril Fievet與Emily Turrettini認為,部落格的第一個特質是「媒體」。蕃薯藤執行長陳正然更認為部落格是具有影響力的個人特色媒體,其力量超越傳統媒體( Fievety & Turrettini,2006)。至於部落格的另一個特質是甚麼呢?陳中和(2006)認為是〝個人行銷工具〞,個人可以利用部落格建立自己的品牌,行銷自己。如被稱為部落格女王的程如晞老師,近年來竄紅的彎彎,其詼諧塗鴉部落格曾創下一億瀏覽人次。有些部落格後來也成為廠商爭取代言的對象。於是部落格的功能逐漸向行銷傾斜,這是部落格的新發展。每個擁有超人氣的部落格版主,為了維持其人氣於不墜,所費時間與精神不貲程。如晞老師曾在最近演講中坦承,要經營一個有特色的部落格,每天在這上面的關注時間起碼兩三小時以上。由此可知,要成為優質部落格是必需經營的,而經營與行銷正是目前部落格所面臨的重大轉折點。
部落格的專題專業專職趨勢
近年來廣告商開始注意網路這個新生地,除自設網站外,也注視著部落格的發展,這個趨勢是可以理解的。陳中和(2006)就以為,
〝一個沒有商業價值的網路服務,在澎湃洶湧發展之後,是無法支持網路經營的現實壓力。下一個階段需要關注的是,部落格商業化過程如何在自由與商業之間找尋平衡之道。〞
從這裡已可以看得出來,部落格的商業化是未來的趨勢。David在「網住你的顧客」一書中,將部落格列入善用網路行銷工具組之中,又在網路行銷與公關行動計畫中,提示嚐試用部落格來接觸消費者(David,2006)。況且不少企業的CEO竟也是部落格的站長或分身。所以部落格的商業化現象只是遲早的問題,針對目前的發展趨勢,可以歸納為三個方向:
1. 部落格的專題趨勢
2. 部落格的專業趨勢
3. 部落格的專職趨勢
在部落格的專題趨勢方面
經營部落格者,除了一般人之外,不乏具有專業背景人士。對於某方面具有特別的興趣或專長,且常以此作為部落格經營的特色。具這種特色的部落格就是專題部落格。譬如奇摩網站的部落格,就依其特性將部落格分為十六類,其分類如下:
〝文字創作,影像創作,興趣嗜好,休閒旅遊,生活情報,視聽娛樂,運動體育,藝文賞析,3C/網路,媽媽寶寶,寵物當家,學習成長,科學新知,財經企管,政經人文,社團組織。〞
在各分類之下又細分,例如,藝文賞析類下又細分,
〝文學評論,閱讀心得,藝術評論,電影評論,傳統藝術,藝文活動,表演藝術,其他。〞
只要在其分類項目上點選,即可與該部落格連線,進入該部落格。其中具有特色專長的部落客,以「摩人」稱呼,這些摩人就是「奇摩摩人」,與一般稱這些人為「達人」不同。但名稱雖異,指謂相同。「達人」是日本對精通學問的技藝之士的稱呼,任何行業冠上「達人」,就代表是該行業的頂尖高手達人。目前社會上常有謂業界達人,例如,台灣菸酒公司嘉義酒廠就有一位調酒達人蔡煜義。不管是達人還是摩人,這個名詞的出現及流行,就代表部落格已經開始往專題特色的方向發展。
「達人」資料來源: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405102213841
在部落格的專業趨勢方面
所謂專業的趨勢,指的是部落格發表的內容在某行業的專業化發展趨勢。而這樣的部落格常是企業主所設立的部落格,用以補公司網站的不足。也有請一般的部落格為其產品代言,形成一種間接的行銷行為。也就是一種商業化的廣告行銷。目前這樣的手法,尚被批評為違反部落格的自由精神。然而,這是一種趨勢!在「大師輕鬆讀」的名人部落格中就提到,
〝沃爾瑪索尼及麥當勞等知名氣都曾在這裡摔跤〞以及〝蘋果電腦狂人賈伯斯(Steve Jobs)的部落格〞
這些都是在美國發生的企業「冒牌部落格(flog)」。然而這樣的情形將會持續發展,最後這種專業的部落格可能會變成企業的一個部門,這個部門的工作必然是為該企業做部落格行銷,及為顧客提供互動的機制,解決客戶面臨的問題。而這些問題非關企業營收,而是顧客服務與企業形象品牌的建立。舉例來說:
智邦生活館http://hosting.url.com.tw/bizblog.html就明白的說,要為企業架設企業專屬的部落格,稱之為「企業部落格」。這些網站是獨立網址,用以協助打造公司品牌,但禁止入口網站的廣告。一般這些企業部落格都是付費部落格。現在國內重用部落格的產業,還是偏向於媒體、公關、娛樂、出版事業,以補實體服務之不足。較出名的有毛寶公司(http://blog.roodo.com/maobao),威盛電子公司(http://www.ultramobilelife.com/)。時報旅遊部落格http://blog.roodo.com/ctstravel等等。
在部落格的專職趨勢方面
當部落格講求行銷,講求經營時,就已經註定會走向專職方向發展。因為,當須維持其部落格的品質和產能時,就勢必從兼職餘閒開始往專職之路前行。不然,就要找助理幫忙處理部落格訪客的問題,與訪客互動,才能維持人氣於不墜。例如,經紀人公司為其明星開設部落格,用以經營該明星的事物。但明星本人過於忙碌,因此有勞於助理人員代理部落格事物,這就是一種典型的專職部落格。在企業部落格的經營方面,更是一種專職的工作。還有一些網路創業的達人,為了創造商機,架了十多個部落格。但一個人要同時經營如此數量的部落格,談何容易!乃委由網路公司維護管理。譬如,商周2008年9月出版的「網路好好賺」,就介紹21世紀房屋仲介公司的某店長,採取大量建立部落格方式經營其事業。共架設達十五個部落格,使其年薪高達五百萬元。而這些部落格則委由網路公司維護管理,這就是部落格的專職維護管理。因其所得已足以支付被委託的專職網路公司。從這些趨勢來看,在商業利益不斷進入部落格的情勢,只有越來越嚴重!
結論
部落格的發展至今進入第十年左右,然而,當初清秀的純個人的本質已經逐漸喪失,網路標榜的自由與個人化特質,隨著社會需求的變遷也在改變中。有句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利之所趨是萬人難檔的。網路經營若要持久,必須注入商業模式,這也是楊致遠使雅虎成功的因素(劉祥亞,2009)。網路如此,部落格若要有特色、有內容,經費的支出是必然的,而經營的收入也就成為理所當然。人們因需求而上網,入部落格。所謂志趣相投,各取所好,乃形成一個個同好社群,網站如此,部落格也如此。有社群就有人氣,有人氣就有商機,當商機大到足以投資時,廣告行銷必然進入,於是另一種的商業經營模式開始形成。這也就是何以說部落格將來會走入專題、專業、專職趨勢的原因。因為這三種趨勢正是商業化的必然趨勢。這個發展亦可由以下文字變化看出趨勢:
在文字變化方面
blogger.com → weblog → blog → flog
網路功能變化方面
網路日誌 → 共享心情或心得 → 單一特色 → 達人寫作 → 專題報導 → 專業經營 → 專職管理 → 廣告行銷
以上發展趨勢中,可以很簡明的看出部落格的進化現象。但這些現象並非在進化後,其他部落格就要消失,而是相互並存的。人們也因此有更多的選擇機會,依其需求進入其所認同的部落格。購物也罷,同仇敵愾也罷,分情分享也罷,知識交流也罷,經驗分享也罷,網路的社會裏,沒有人可以限制其他人這個可以,那個不可以。因為,這是共享的網路社會,各取所需,只要不從事犯罪行為都是被允許的。所以,有人認為商業行為不該進入部落格,其實,有這種想法的人未必正確!因為,網路既為共享,相同的,妳也可以拒享你所不認同的。拒絕與接受是很公平地呈現在每個使用者眼前,供你選擇。然而,部落格的自體演變,仍會隨著社會大環境的變遷而不斷的演進。未來的部落格樣貌是很難被清楚地描繪!套句解構理論的觀點,部落格的自由、公平、共享原則,本身就會自然而然的自由演化,其演化的真正動力則來自於自體自由的趨勢。
參考資料
紀佩君(2004)。網路文學:BLOG。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43期。
(mail.nhu.edu.tw/~society/e-j/43/43-03.htm)
陳順孝(2005)。部落格對新聞事業的衝擊。「阿孝札記」網站。
(http://ashaw.typepad.com/about.html)
周立軒(2005)。網誌的使用者與使用者行為之研究。元智大學資訊研究所資訊傳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陳萬達(2007)。網路新聞學。臺北縣:威仕曼。
邱盈佳(2008),網誌教案/架15個部落格賣屋。網路好好賺﹐2008年9月﹐26-32。
王毓莉、賴祥蔚、陳中和等(2006)。廣電暨新興媒體寫作的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劉祥亞(2009)。網路巨擘楊致遠的造富奇蹟。臺北縣:好優文化。
David Meerman Scott(2007)。網住你的顧客─大師輕鬆讀No.256。臺北市:臺灣大師文化。
從閱聽者觀點探討數位時代雜誌的商業模式
新科技的發展改變了受眾的閱聽習慣,原本運用紙本傳播新聞圖文的平面雜誌,已經無法像過去那樣滿足閱聽大眾的需求,媒體接觸率逐年下滑,經營者面臨重大挑戰,相繼提出因應作法。
在美國,前中國時報社長王健壯於 3 月 21 日的課堂演講中提到如: Time 提出的變革是加強專長的運動、時尚方面的報導,並提供客製化的紙本雜誌服務,讓閱聽大眾自行挑選內容,集結成一本個人專屬的雜誌,可以永久保存。
在台灣,除了加強數位內容外,在表現的平台上,多年前包含天下、商周…等都已利用 Zinio 出版數位雜誌,也發展 DRM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希望杜絕盜版問題。然而這幾年的推動,並未有效表現在營收上,經營困窘的局面依舊未獲得舒緩。
從閱聽者的觀點如果將平面雜誌在數位時代面臨的問題概略分成:「報導內容」及
「表現形式」二者的話,內容部分因為各雜誌的類別、屬性不同, 例如:時尚類雜誌,閱聽者可能對於時裝秀的需求度高,因此加強數位影音內容會有顯著的加分效果;而財經類雜誌,閱聽者需要精算每種投資的報酬率,因此在數位內容上,加強財經新聞的影音報導也許不是那麼有效,反而提供各種互動的投資報酬率圖表會比較實用。牽涉的範圍較廣,比較難從一而論,暫不在此討論。
在表現形式上,雖然數位雜誌已行之有年,但其思考邏輯仍是紙本雜誌的延伸, 無法滿足數位時代閱聽者的需求。
檢視國內銷售量較佳且積極推動數位市場的天下、商周、今周刊電子雜誌,其實是將紙本雜誌掃瞄成 PDF,再搭配 Zinio 的功能,模擬實際閱讀時會有劃線、下註解的一些功能,並未針對電腦使用者偏好的閱讀字數、閱讀動線…等習慣重新設計。同時不方便下載在手機、PDA 瀏覽,當有收藏價值時也不方便保存。
網路強調個人化的趨勢及成本低廉的概念,與電子雜誌以「一期」為單位的計費方式也相互衝突。目前紙本雜誌的閱聽者鮮少人會對一本雜誌所有的報導都興味盎然的從頭看到尾 ,對於網路使用者來說,已習慣閱讀單位以「一篇」來計算 ,更無法接受付費瀏覽同一期卻不感興趣的內容。
平面雜誌經營者在思考數位雜誌表現形式時,受限於可以選擇的平台不多,而像 Zinio 很難為了台灣而做平台上的改變(任欣駿,2006),建議可以自行開發符合數位時代閱讀者的閱讀介面與重新制定計費方式。也許在重新思考發展數位雜誌的商業模式時,不用每篇報導統一定價,而是隨著閱聽者的接受程度,運用拍賣概念,由市場機制決定每篇報導的價值。
參考資料:
任欣駿(2006),台灣電子雜誌業者之經營策略研究。世新大學圖文傳播暨數位出版學研究所(含碩專班)碩士論文,台北市。
陳京琳(2008),影響消費者採用電子雜誌因素之研究。世新大學圖文傳播暨數位出版學研究所(含碩專班)碩士論文,台北市。
從載具的發展看數位匯流
科技匯流的趨勢,加速縮減手機和電腦之間的差距,未來手機的運算能力將不輸給電腦。尤其近年來,以Apple、HTC、黑莓機等為首的智慧型手機推出,甚至 Amazon也推出大螢幕的電子閱讀器,螢幕尺寸大小不再是分隔界線。Nokia執行長曾說過:「我們認知的手機和PC之見,正在聚合 (converging)。」(轉引自數位時代,2009)。 我認為,未來產業發展的趨勢,不再像現在一樣壁壘分明,而是各個科技大廠甚至是網路廠商,都會按造自身現有的優勢,以期能跨領域整合出新的市場。
另一方面,不論是小筆電等設備的發展,也要基於行動上網的發展,根據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所公佈的98年「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截至 98年1月3日為止,台灣地區上網人口已突破1580萬,上網比例為70.95%,就行動上網部分,目前人數雖僅有125萬左右(約7.7%),顯示行動 上網部份仍有相當的成長空間。科技產品的創新發展,再加上行動上網的便利性,運算能力和服務卻逐步走向輕盈、個人化時代,使用者不必再攜帶笨重的筆記型電 腦才能處理事務。
資策會的研究也指出,由於小筆電輕便、打破空間限制的特性,未來有機會順勢結合行動電視、電子書,甚至是GPS等周邊硬體或軟體,成為一個整合不同產業、通路及應用服務的新平台。未來軟體和服務方面的表現,才是下一波發展的重點。
同時,今年剛結束的Computex 2009電腦展,針對使用者的需求,Qualcomm提出了一個新的名詞為Smartbook,它將螢幕再縮減到只有4到7吋,並省略鍵盤等非必要功能, 改以觸控式操作,就是將現有的智慧型手機的內部機構,讓產品外型更輕薄,像是螢幕大一點的智慧型手機。因為手機核心組件並不特別耗能、發熱,因此裝到了小筆電這麼大的機殼中,自然就能更加冷、靜,對於電力的耗損也更小,號稱即便持續使用也可超過八~十小時。
在科技匯流的趨勢下,未來我們需要的行動裝置是什麼?我認為未來的產品不再只是強調科技的技術,而是產品可以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它會更加的個人化、輕巧化,成為展現個人品味或是形象的工具與平台。從電腦的發展歷史也可觀察到這點,人們過去只一味的追求高效能,當追求效能到了一定程度後,我們就開始回頭 思考自己到底需要什麼?人永遠追不上科技的發展,因為這給了後進著一個發展的機會,這也就是訴求「夠用就好」的小筆電能熱賣的主因,從這之後,就會有越來 越多的產品開始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而這些產品的出現,或許也將改變我們的生活模式,但不論是小筆電、Smartbook或是智慧型手機,這些科技產品真 的是最終的行動載具嘛?我自己也不這麼認為,尤其在Google推出Android開放式作業系統後,在手機產業也造成了一大震撼,其開放性代來了更多的 可能性,再搭配上雲端運算的架構,人們可以隨時隨地連上網路,當這一步真的成真,我想每天我們都將帶著微型電腦出門。
當處理速度的加快、網路 頻寬的提昇,產生了這波數位匯流的趨勢,科技平台從電腦延伸至手機、電視等軟硬體產業。使得我們的生活充斥著資訊科技和網際網路的產品,對我們的生活習慣 也造成很大的影響,不知道從何開始,我們已經習慣了身邊一定要有手機跟網路,到底是科技改變了我們,還是科技改變了我們?究竟行動載具會如何變化?沒有人可以肯定,但可以肯定的是,未來,所有的企業都應該是多角化經營,彼此的領域在匯流的影響下,會相互重疊或是產生更多的異業合作,這一切所產生的聚合作用 正慢慢的發酵,對於未來,我們可以有更多的想像空間。
參考資料:
數位時代(2009)。打破PC與手機的應用疆界
陳世耀(2005)。新體驗時代來臨,e天下雜誌。
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09)。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
2009年6月20日 星期六
電子遊戲音樂文化的發展與媒介創新
資訊傳播專題期末報告 呂紹瑋
電子遊戲是當今宅經濟最主要的推手之一,在短短不過五十年的時間,電子遊戲文化儼然形成一種新媒體的形式,而從電子遊戲文化所衍生出來的電子遊戲音樂,更是深刻的影響到流行音樂、電影配樂、科技聲音藝術等人類文化各層面。吾人試圖依據麥克魯漢的媒體四大律,來思考電子遊戲音樂的發展與媒介的關係。
電子遊戲音樂延伸了什麼?
出生於1960年代後期至1980年代目前的青壯年,是第一個和個人電腦、電子遊戲機一起成長的世代。這個世代,單純地從遊戲開始接觸科技,小精靈、迷魂車、小蜜蜂等等電子遊戲,就是他們對於數位文化和科技的第一印象。在童年的歡樂中,度過了遊戲機史上光輝的八位元世代。這個經驗,和之前在類比時代成長的人、或者是後來在網路時代成長的人都不盡相同。類比時代成長的人,多因實務需求,爾後開始學習如何去駕馭數位科技;網路時代成長的人,從出生就同時由通訊、社交、學習、娛樂、接收資訊和表現自我等各個角度全方位的浸淫在數位科技之中。而出生在電腦科技剛起步發展的這個族群,則以自己過去的記憶出發,去重新檢視自身在社會中的價值和定位。它們喜歡運用的,是和自己成長過程重疊的 8-bit 科技,或者一些日常生活中就經常接觸的消費科技,這些科技藝術家喜歡利用類似聲音晶片所發出來的簡單聲響,或低像素螢幕上單調的色彩像素的素材,因為這些素材呈現出一種獨特的識別系統,產生出早期科技所塑造出來的氛圍(葉謹睿,2008)。
電子遊戲音樂取代了什麼?
最早期的電子遊戲,常是以類比的錄音或唱片來提供音樂,當然,這種數位與混合的作法,並不實用,也提高了製作成本;因此,廠商轉而開始以聲音晶片來產生與遊戲搭配的音效,聲音晶片並不儲存任何的聲音資訊,他是透過程式碼的指令來控制電流,進而發出聲音。透過錄音帶、唱片產生的聲音,是預先錄製聲音資訊的一種重現或還原,但透過聲音晶片發出的聲音,則是遵循指令去即時合成的結果。也就是說,聲音晶片,比較像是一種透過程式碼去演奏的電子樂器。透過聲音晶片產生的音樂,已逐漸取代實體樂器所產生出來的音樂。
什麼被恢復了?
Slocum在2003年完成的〈點陣樂器〉,將舊式點陣印表機在列印時會發出噪音的特點,反向思考當成值得突顯的特色,並且巧妙地創造了一台獨一無二的電子樂器。透過外接的八個按鈕,觀者可以隨性的彈奏這一台點陣印表機,這種手法除了趣味之外,也提供一種對於科技奔馳下,質疑這個消費型的科技文化下的省思。加拿大藝術家 McKay 的〈手機雕塑〉(Cell Phone Sculptures) 系列,則是以手機這個典型的消費型科技文化產品作主題,針對手機這個高期待、高淘汰的消費科技產品,從各地收集淘汰或故障的手機,加工成為可以彈奏的手機電子琴,用腳踩控的手機鼓等,不斷以豐富的想像力為這些淘汰品尋找新的意義和功能(葉謹睿,2008)。
電子遊戲音樂的反思與逆轉
以電玩音樂作為創作要素的實驗音樂團體 8-bit people (2007) 說:「我們是一群熱愛骨董電玩而集結在一起的藝術家,我們對音樂創作所抱持的態度,也同樣反映出我們對骨董電玩文化的著迷。」Game Boy Music 創作的方式是把音樂家研發出來的遊戲軟體卡匣,放到一般的 Game Boy 手持遊戲機中,就可以把一台遊戲機,變成用來表演的工具。也就是說,透過這種軟體,表演者可以用遊戲機的按鍵,直接操控聲音晶片,讓他發出自己想要的聲響和旋律。近幾年的 Game Boy 音樂表演,也開始結合其他舊式和淘汰的電腦設備,組合出更複雜、有趣、靈活的音樂效果。Game Boy Music 在1990年代後期開始流行,目前在全球各地都有這種地下音樂族群。這種地下文化,其實蘊含一種反動的性格。這些音樂家小時候被電玩文化所吸引,長大後,開始使用自己的規則去重新詮釋這些電玩,創造自己的文化潮流。這些人從被動的電玩文化消費者,轉化為電玩文化的參與者,甚至想要把這些消費科技的詮釋權從企業的手中奪回到這些音樂家手中(葉謹睿,2008)。參與2007電子光藝術節的音樂家 Burke 表示:「人們喜歡去捏那些大型企業的鼻子。當你把任天堂掌上遊戲機拿來做音樂,任天堂公司就失去了告訴你如何去使用這個產品的權力。」
麥克魯漢的媒體四大律,可提供我們對於媒介創新和社會文化的關係做出一個宏觀的詮釋,對於未來試圖從事遊戲音樂創作的創作者,可利用這樣的架構做出更具有深刻意義的音樂作品或應用。
參考文獻:
葉謹睿 (2005)。數位藝術概論:電腦時代之美學、創作及藝術。台北:藝術家。
數位麥克魯漢(宋偉航譯)(民89)。台北:貓頭鷹。 (原著出版年:1999年)
圖解電子遊戲史。(蔣靜明、李宜安譯)(民91)。台北:電腦玩家。 (原著出版年:2002年)
林奎佑 (2003)。電玩-慾望與機器的共生體。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讓全世界來「哈台」
數位影音不可能速成,因為影音產業攸關台灣文化的發展,而且跟過去台灣的代工經濟的產業發展不同。這幾年台灣各地出現許多新節慶的方文化活動,例如前文建會陳其南主委,當年積極倡導社區總體營造,默默耕耘文化創意產業,讓各地社區意識抬頭,文化活動如雨後春筍的展開,這種透過草根運動的文化政策發展,或許也是同屬文化產業的電影與電視,可以藉之促進推展的模式。
數位影音的可以考慮朝兩極化發展,一為巨型媒體集團與電信傳播集團,一為個人化的工作坊。
一、最近幾年有一些金融財團,例如富邦與中信金,開始涉足電信與電視媒體;還有一些光電企業,例如徠德與中環,也投資影視產業,他們已注意到寬頻娛樂的發展趨勢,以及數位娛樂的價值,這對台灣影視產業的發展是正面的,只要建構合理的投資環境,公平的市場機制,不必太多輔導金或獎勵,相信這些企業有能力讓台灣的影視產品,在國際影視市場崢嶸頭角。
二、推動數位影音運動,發揮台灣中小企業的特色
數位影音個人化創作是趨勢,台灣有下列優勢推動數位影音運動:
1 台灣網際網路普及
2 台灣個人電腦與手機普及率居全球之冠
3 台灣文化多元,社會開放,人民可以免於恐懼、自由自在、無拘無束開發創意,是影音創作的天堂。
4 台灣中小企業的發展經驗與特質與個人化的服務相容。
可以草根運動的方式著手,一步一腳印,很堅定確實的開展,結合中小學老師、各大專院校廣播系所學生、各電視媒體、各數位平台共同推動「台灣數位影音運動」。可以透過教育、培訓、比賽,鼓勵全民創作影音作品,以「記錄自己生活、留下台灣的容顏」為訴求,誘導人民投入數位影音運動。我們也可舉辦系列比賽或影展,例如:籌辦國家形象影音創作比賽,舉辦反賄選影音創作比賽,舉辦為父母影音立傳,徵求玉山四季……等活動,這運動預期可以達到下列成效:
1. 提升數位影音創作技術
2. 培養影音製作人才
3. 提升影音作品的欣賞品味與水準
4. 培育數位影音工作坊
5. 鼓舞主題數位影音資料庫的建構
這個運動也可以讓新聞局目前已後繼乏力的影音資料平台,藉這些系列活動展現生機。
相信十年後台灣會是全球數位影音內容最發達的國家之一,也預期台灣多元文化與自由民主的環境,可以讓台灣年輕世代創造最優質的影音作品讓全球哈台。
台灣發展數位電視幾乎與世界同步,但廣播電視業對數位電視技術與可能的商業模式,都是邊做邊學,學術界也幾乎如此,初期大家對數位電視的理解猶如瞎子摸象。如今技術掌握已然上路,但內容製作仍需努力。
政府宜協助業界導入製作人制度,不要再重覆過去只以導演為尊的影視制度,要鼓勵製作人以行銷導向創作影音產品。
數位電視的發展
以目前的態勢無線電視數位化不可能快速發展,主要是台灣的電視數位化是整體國家e化的一環,發展過程較少思考消費者的需求。而且電視市場有線電視與衛星頻道的發展,讓免費的無線電視的營運,處於極為不利的地位。無線電視數位化的投資成了新的負擔,尤其數位開播初期甚少廣告收益,因此推動數位化的腳步,想要大步跨出,可從消費者的需求思考對策:
1. 發展高畫質與互動電視
根據瞭解,數位電視的推展在美日韓等國是採高畫質訴求,而歐洲先以多頻道與互動電視為策略,再導入高畫質電視,藉以吸引消費者與創造數位內容的價值。台灣既已有數位電視發展條例,規定電視機廠商要內建數位電視接收模組,宜進一步規範應有接收高畫質與互動的功能,並鼓勵與獎助高畫質電視節目與互動電視節目的製播。
2. 有線與無線電視宜同步發展,共生共榮
台灣有線電視普及率高,衛星頻道又過度發達,超過百分之八十的家庭,習慣透過有線系統收看無線電視。無線電視數位化固然可單獨另立平台,讓消費者多一選擇的機會,但因數位化需另外購買機上盒,才收看得到電視節目,消費者需要分別有兩種不同的機上盒,才可能既收看數位的無線電視,也可收看數位的有線電視。對消費者會是負擔。
如果政策讓有線必載無線電視,但只有一個免費,其他比照衛星頻道收費必載,依消費者訂閱量拆帳。以目前的電視市場生態,這種方式對無線電視數位化才有營利的商業模式,也才可望讓台灣無線電視的發展,得到較公平的機會。這對消費者也較有利,不影響他們的收視習慣,也不需買兩個機上盒。如果不想付費的,就可選擇無線電視機上盒,收看十多個甚至更多的免費電視。
3. 數位電視推廣要多管齊下
若單靠目前機上盒的銷售方式,數位無線電視的普及恐怕還要花上三五年,應該有一個統籌單位擬定行銷計畫,讓數位電視除了在傳統電視可收看外,應該讓個人電腦、電信網路MOD等新興媒體也可方便收看,以加速普及。
數位內容產業特別是數位影音,會是台灣奠定自主經濟的主要動力,若能短期創造合理公平的市場環境,鼓勵企業集團投資影視產品;長期推動數位影音運動,鼓勵全民參與影音記錄與創作,為下一代創造有「台」可哈的環境,十年後或許可以讓全世界來「哈台」。
2009年6月5日 星期五
數位時代新聞評論寫作
個人經驗與評論寫作
紐約特派記者時期
巡迴特派員時期
負責國際、大陸新聞時期
評論寫作不同於:新聞、新聞分析、調查報導、部落格﹝與記者手記的差別?﹞
關於出口民調的新知趨勢
選戰中的大陸政策﹝2000,3,13 中時﹞吃力不討好
「埋些新聞在裡面」:薩菲爾﹝William Safire﹞對戈巴契夫的忠告
版位:中時時論廣場版,聯合四版與民意論壇版
關於政治上的時機
葉爾欽效應:突然轉彎決定省長直選
特赦陳水扁:馬英九當選時
陳水扁的政治性格﹝2000, 10,18﹞
對比陸委會主委蘇起與總統府副秘書長林碧炤﹝2000,1,29﹞:兩國論的決策檢討
龍潭購地 一齣荒謬劇﹝2008,12,16附件八﹞:起訴書公布後
歷史反思
革命先行者孫中山﹝2001, 7, 30 人間﹞:開頭與新詮釋
山中貞則與里港藍家的故事﹝1999,10,27 我見我思﹞
從中國到蘇丹的戈登﹝2008,8,5國際專欄 ﹞
傑佛遜餘緒 歐巴馬承繼﹝2008,11,18 ﹞
美中台關係與台海安全
以飛彈換軍售
傲慢的陸士達﹝2001, 2 ,18﹞:頤指氣使的態度
「不要有意外狀況啊」﹝1999,9,13我見我思﹞
台灣能源安全的新機會﹝2008,10,7 ﹞
影評與其他
貧民窟出來的百萬富翁﹝2009,2,24 ﹞
雪梨歌劇院 建築師從未親睹﹝2008,12,2 ﹞
《竊聽風暴》與轉型正義﹝2007,3,4 ﹞
國際
美日關係質變 牽動東亞敏感神經﹝2001, 1, 15 中時三版﹞:奈伊與阿米塔吉報告
兩韓高峰會 北韓議題
金融風暴 卻非革命前夕?﹝2009,2,10﹞
海盜經濟學嚇嚇叫﹝2008,11,25﹞
關於電視評論的二、三點想法
頻率:沒有一個國家像台灣的電視評論節目每日有、每台有、而且還不只一個。
特點:新聞製播的成本低於節目製播,而新聞節目收視率卻不輸於綜藝與戲劇節目。
評論的娛樂性:李艷秋的新聞夜總會、大話新聞﹝生旦淨末丑﹞
評論的布景性:文茜小妹大、全民開講﹝坐到八個人﹞
評論的政治性:透過名嘴放話效應﹝紅衫軍圍城之際的大話新聞﹞、﹝扁案起訴審判之時的全民開講﹞
我理想的電視評論節目
引言報告
總結報告
2009年6月4日 星期四
部落格,歷史的終結!?
另一個台灣獨特的火紅網路平台─BBS,從早期每個校系架設獨立站,演變成剩下獨大的PPT,但藤井樹、痞子蔡、九把刀曾在PPT上風靡一時的網路作家,也逐漸轉戰部落格,BBS不像部落格有多種快速吸引目光的形式與主題,除了個人有獨特的創作風格外,部落格的視覺呈現,搭配文字內容,可包裝出整體性的個人特色,那亦是BBS無法提供的需求。
Web 2.0的興起,部落格成了網路使用者的新寵兒,但如今卻面臨機會成本的競爭,用Google Reader可以訂閱數百份部落格,然後放在同一頁面快速瀏覽,而好玩的微網誌正不知不覺地瓜分掉網路使用者的時間,當Plurk常提醒我們應該在網路上說早安、你好或傾吐心情時,看部落格的時間相對的會減少,而且許多亦認為窺探他人的Plurk,要來得比看文章有趣更多。有些學者專家認為或許部落格的熱潮已過高峰,一些教人如何在部落格撰寫文章賺錢的號召已顯蒼涼,不過不同以往的是,部落客可以自行架站,也可以靠固定的RSS feed追求獨立。
電子報不再風行,中小型的BBS無人維護,但部落客可以不受制於平台,靠Google累積屬於自己的索引,而專注於特定興趣、不怕孤寂的專題部落格,仍然還是會有特定讀者賞識,台灣的專題部落格其發展空間是存在的。不畏譏讒地專心投入風格性文章的撰寫,就有機會超越網路變遷的潮起潮落,而不被科技所淘汰。
就現今的網路使用者來說,許多人仍需要刻畫自己、展演心情的舞台,因此資源豐富無名小站陸續整合各種微網誌或社交服務功能後,仍然還是部落格平台龍頭老大。或許部落格會是歷史的終結,但可混搭其他服務來面對網路型態的轉變,不致如電子報或BBS走向黯淡,這是Web 2.0的特色,而無名小站做了「嘀咕」和「揪團」等服務之後,看起來越來越像其他新創小網站的終結,讓許多黏著度很高的使用者,生活無法脫離這樣的平台了。
-----------------------------------------------------------------------------------------------
參考文獻
1. 劉威麟(2009)。網路紅事件。台北:大塊文化。
2. 歐姆.邁力克(2009)。Twitter為什麼這麼值錢?。數位時代,180,p24-26。
3.郭盈廷(2007)。部落格行銷功能性與其有效利用之方法。東海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碩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