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30日 星期六

《纽约时报》任命首位社会化媒体编辑

資料來源:讀寫網
詹妮弗·普雷斯頓(Jennifer Preston)被任命為《紐約時報》首任社會化媒體編輯。這意味著,傳統媒體的龍頭老大現在擁有了專門應付新型媒體的編輯級人物。

普雷斯頓對社會化媒體的使用情況,我們瞭解甚少,她要麼用的是假名,要麼在網絡上常年潛水,而其新職位的具體情況也有待觀察。不過,《紐約時報》在參與社會化媒體方面著實是工作突出,我們也對這個新職位期待有加。

普雷斯頓是記者、作家、哥倫比亞大學的副教授,在《紐約時報》供職多年。過去兩年,她主要負責紐約地區的每周版塊,以及nytimes.com/intheregion的內容。

迄今為止,她似乎在社會化媒體方面不是特別活躍。她今天早上才開通了一個私人Twitter帳戶,但尚未發佈任何tweet。到現在為止,她追蹤的人數為160人,不過追蹤她的人要多得多。

她還擁有私人FriendFeed帳戶、私人雅虎帳戶以及一個從來沒有使用過的Tumblr帳戶。BackType評論搜索引擎無法找到她在博客上留下的任何評論。

Gawker懷疑普雷斯頓的工作是讓《紐約時報》的其他工作人員在Twitter上閉嘴,但這有點難以想象。如果《紐約時報》在社會化媒體方面也和很多競爭對手那樣緘默不語,那簡直是個災難。彭博社的員工就被公然禁止Twitter競爭對手的信息,以及分享它們的鏈接!我們要求《紐約時報》給出對該新職位的解釋,但對方尚未回應。

《紐約時報》在非正式地運用Twitter方面堪稱成就不凡,是記者有效運用媒體的典範。該報其他的社會化媒體活動還包括一大堆功能強大的API、信息圖形(有些運用了用戶創造的內容)、視頻和報紙網站更新內容的實時數據流。《紐約時報》的商業情況同整個報紙行業一樣都面臨著不少麻煩,但它的不少旗下機構都已躍躍欲試,準備孤注一擲,以創新換得未來。

現在我們還得等待更多關於該新職位的信息。如下文字來自《紐約時報》副主編喬納森·蘭德曼的Tweet。

我們很高興普雷斯頓能擔當著類似於馬修·英格拉姆(Mathew Ingram)在加拿大最大日報《多倫多環球郵報》所任的職位。英格拉姆的職位是“社區編輯”,但他在社會化媒體上的活動並不限於報紙的網站。在最近的採訪中,英格拉姆向我們解釋道:“從單向媒體到雙向媒體的過渡並不是報紙習慣做的事。這是個大變革。”

報紙中的社會化媒體並不一定要是對外宣傳或危機公關的內容,它更是一種實時的資源:“我鼓勵寫手們應該更多地將評論當成一種資源。”英格拉姆說,“我想這才是評論2.0……我們的首要工作是辨別出那些有想法、有頭腦、發佈有價值信息的網絡社區成員,並鼓勵他們多做貢獻、昇華他們的工作,並壓制一些不和諧的聲音。”

這種腳踏實地的手段,加上《紐約時報》出色的技術創新,似乎詹妮弗·普雷斯頓可以在新老媒體改朝換代之際大展身手了。

(譯者:pavel)

2009年5月29日 星期五

Google Wave 會改變這個世界嗎?(摘錄)

資料來源:轉載至西瓜的滋味,詳細介紹請自行至部落格連結
相關閱讀:羊男的咖啡館


Google Wave 是一個 open source 即時訊息交換平台。這個訊息交換平台具有以下嚇死人的特色:
  • 即時:任何訊息都可以像即時通訊軟體一樣,立即讓所有參與者「逐字看到」訊息--IM 還做不到這點!
  • 多人參與:像 email 一樣可以拉很多人進到訊息來,但拉人非常容易,只要拖拉頭像就可以。
  • 可中途拉人亂入,但不失結構:一般 IM 或 Email 也可在討論進行到一半時拉人進來參與,但後進者會看不到整個訊息討論的過程;但 Google Wave 沒這問題,後進者還是可以看到整個討論串。
  • 大家都可以編輯:這就很像 Wiki 一樣,大家可以編輯討論的內容,修改記錄會保留下來,並且用色塊標示。 多人同時編時還可以看到每個人正在編輯的部分,也是完全即時的(就跟Google Docs上的一樣)
  • 可回溯:整個討論串可以像影片一樣倒帶,讓所有人清楚看到討論發展過程中誰做了什麼事。
  • 「夾檔」概念要修正:過去用 email 夾檔或用 twitter 夾帶 twitpic 照片連結的蠢事會消失。要分享檔案,直接把檔案拖拉到討論串就行。例如有正妹圖要分享,把正妹圖拉到討論過程中就可以了,不用再另存到圖床再貼連結;相信檔案也是一樣,拖拉一下,所有參與討論的人都可以看到同一個檔案,也不再會有檔案版本不同的問題。
  • 可內嵌到別的網頁中:透過 API 交換資料,甚至可以做到在部落格、Twitter或其他網站上同步某個討論串的內容與過程。
  • 加入機器人:機器人就是會自動做出各種回應的程式,可以當成討論參與者拉進討論串裡。把你需要的機器人加進討論成員中,可以幹各種各樣的壞事;例如把 twitter 機器人拉進討論串裡,然後在討論串中發一個新訊息,新訊息就會變成一則推訊,post到 twitter上,並且把後續的回應同步回來。如果拉進去的是blogger機器人,你的討論串就會變成 blog 上的一篇新文章,連網友回應都能即時同步!甚至還有翻譯機器人,能「逐字」立即把你正在打的訊息翻成外文給別人看!
  • 加入 Gadget:iGoogle 的 Gadget 可以直接拉到 Google Wave 討論串裡,這樣就能一堆人一起玩數獨、做簡單民調、在 Google 地圖上加註解等更多有趣互動,而且全部是即時反應的!

好,重點來了,這個東西有什麼威力?誰會受到影響?以下是個人的不負責猜想:
  • 亳無疑問,這東西比 Email 和 IM 好用太多倍,就算 Email 和 IM 不會立刻死光光,但我想會有很多人開始逐漸改用 Google Wave。
  • 可以輕鬆整合各種好用的工具和資訊,例如影片、搜尋結果、文件、照片、地圖、各種可用的 Gadget,使用者要貼多媒體訊息,以後不必再費工夫處理這些東西如何和訊息整合在一起(也就是不用夾檔,不用找圖床、不用貼白痴 javascript 代碼,萬事用拖拉就行),溝通效率大大提高。像圖床、夾檔這種蠢事,以後就不會再有了。
  • 內容和社群網站開始會有壓力:過去內容和社群網站都把資源(內容和使用者)鎖在自己的網站裡,頂多能用一些相對封閉的工具把資源拉出去(例如 Facebook 和 Twitter);近年來逐漸看到一些鬆動的跡象;而 Google Wave 似乎可以徹底解放這些枷鎖,因為 Google Wave 讓任何社群、任何內容都能同步在任何地方展開,給使用者更多的自由。如果開始有內容和社群網站想到可以用 Google Wave 幹些不一樣的事,而且還有很好的 business model 的話,既有的網站會可能會感受到壓力,因為使用者極可能會流向更好用、更開放的服務提供者。

2009年5月27日 星期三

聯經數位何銘傑總經理演講照片

聯經數位何銘傑總經理演講場景之一, 介紹如何拍攝二維條碼

聯經數位何銘傑總經理演講場景之一

聯經數位何銘傑總經理演講

聯經數位何銘傑總經理課後與同學合照

台灣網友部落格使用行為分析

資料來源:ITIS智網
出版日期:2009.05.22
作者:謝子樵

為瞭解台灣網友日常的部落格服務使用現況,資策會MIC與巴哈姆特、遊戲橘子、遊戲基地、遊戲新幹線、udn 網路城邦、Xuite、Yahoo!奇摩、Yam天空等網站進行合作,於2008年8月21日至9月3日進行線上問卷調查。本次調查回卷有效樣本為5,917份,在95%的信心水準之下,誤差值為±1.27%。

樣本結構

受訪網友平均年齡23歲,男性佔六成

本次調查由於在暑假期間執行,受訪網友平均年齡較低,約六成集中於15~24歲,平均年齡為23歲,以性別區分,男性比例較高,佔60.18%,女性為39.82%,超過七成具有大學(專)以上學歷。

以職業別區分,學生超過半數,佔55.3%,上班族則佔29.6%,上班族受訪者中有54%從事服務業(包括金融服務、資訊服務、其他服務業等),居住地區依北、中、南、東比率約為2.7:1:1:0.13,整體受訪者平均網齡為7.5年,近九成受訪者接觸網路超過五年。

部落格使用行為

網友接觸部落格服務時間平均兩年

根據統計,網友平均使用部落格服務的時間約為兩年,其中89.6%網友擁有自己的部落格,與2007年相比,愈來愈多的網友擁有屬於自己的部落格(2007年為81.4%),另有5.8%網友計畫在未來申請、經營屬於自己的部落格。

然而,有32.3%的網友雖擁有部落格,但已不再繼續更新、撰寫文章或是積極經營,探究其原因,與網友經營部落格一陣子後,便會感到興致缺缺、缺乏動力有較大的關聯。對於上班族來說,因缺乏時間、上班耗去大部分精力,而放棄經營部落格的比例較高。

調查結果顯示,網友較常瀏覽的部落格中,大多為朋友所經營的部落格,女性網友在瀏覽部落格方面的行為,較男性網友來的積極,女網友瀏覽各類型部落格的比例,通常較男性來的高,舉例而言,43.4%的女性網友會習慣性的到知名部落客的部落格觀看文章,男性網友則只有33.9%。

女性網友也較喜愛透過部落格獲取各式資訊,有四成女性網友表示,他們會在透過搜尋引擎搜尋想要找的資訊後,點選有提供該資訊的部落格進行瀏覽,該比例高出男性網友近12個百分點。

同時,女性網友也比男性網友更習慣透過部落格提供的功能來促進友誼,部落格所提供的好友連結功能,已成為台灣網友建構、參與虛擬社交網路的主要管道之一,而文章回應與留言功能,則提供了使用者聊天、交換意見,並進而認識新朋友的途徑。整體來說,約有超過六成的台灣網友習慣利用部落格進行社交活動,顯見在台灣部落格網站扮演了社交網絡服務(SNS)網站的角色,相對的壓縮了如facebook、myspace等社交網站的成長動能。

部落格經營行為

網友經營部落格時間平均2.2年,網站知名度為網友挑選BSP主因

如前段所述,有57.3%網友表示目前正在積極的經營部落格,依年齡區分,大多為資訊應用能力高、習慣網路媒體的29歲以下的青年,其中並以學生為主、可自由運用時間較長的19-24歲族群比例最高。

網友平均經營部落格時間達2.2年,統計調查結果,在台灣網友較為熟悉的部落格服務提供商中(BSP),無名小站為目前最多網友會在上面習慣性的發表文章,關心網友回覆、人氣指數的網站,其次為Yam天空部落以及Yahoo!奇摩部落格。

檢視調查結果,網友偏好採用「能免費使用多樣化功能」的BSP,然而部落格網站知名度的高低仍為網友挑選BSP時的主要考慮因素,顯見新進業者或可藉由提供多樣化的免費加值功能吸引使用者採用,但在台灣BSP業者大者恆大的環境之下,能否有效提出與其他BSP有明確差異,讓使用者感到耳目一新、加強使用者採用意願的服務,方為最大的挑戰與發展課題。

部落客通常為記錄生活事件而發表文章

今年的調查中,網友常用來發表部落格文章的裝置仍以電腦為主,並大多於固定的場所如家中、公司、學校發表,雖然可攜式電腦日漸普及,但在咖啡店、速食店、旅館等不固定場域撰寫部落格文章的網友仍屬少數,利用手機發布文章的網友則不到3%,然而與2007年的0.3%相比已大幅成長。

在文章的發表頻率方面,43.6%的網友表示並沒有固定發表文章的習慣,34.7%的網友是在自身或是周遭發生了值得記錄的事情之後,才會發表文章,例如發表遊記、食記、參與活動的記錄等,全體網友中僅一成將部落格視為日記,每日固定進行文章更新,對於大部分的部落客而言,經營部落格是一個興趣,只要時間餘裕便會用心的去經營,進行文章的張貼、關心網友對文章的回應等。

依發表的文章種類區分,網友發表的大多是純文字文章,女性部落客則較偏好發表含有圖片或是照片的文章,近期網路影片雖廣受網友歡迎,但會發表含影片文章的網友比率仍低,在全體網友中僅占約四分之一,促使網友發表、更新文章的最主要因素為「記錄生活事件」,並大多以「為自己留下記錄」為主。

在其他的附屬功能方面,年輕族群的採用程度較高,除留言版功能外,好友部落格連結的功能最受到部落客歡迎,再度證明透過部落格連結認識的朋友,已成為台灣網友構築虛擬社交網絡的主要管道,另外,套用網站提供的不同部落格樣式、自行更改部落格的底圖或是排版等,能夠讓部落客展現個人風格的功能,也都受到超過四分之一的部落客歡迎。

近五成部落客同時經營兩個以上部落格

受訪的部落客中,有48.6%表示他們擁有多個部落格,主要原因為想要依照分享內容的不同,發表在不同的部落格,舉例而言,部落客可能同時經營三個部落格,分別發表個人生活記錄文章(例如旅遊記錄、外食記錄)、專業嗜好文章(例如模型製作心得、觀賞電影心得),以及備份在網路上蒐集到的資訊。

有三成部落客表示,希望透過多個部落格,來維持在網路上發表言論時的匿名性,部落客對於匿名性的需求,與網友日常觀看部落格的習慣有關;超過八成網友最常瀏覽的部落格為朋友的部落格,在部落客亦在對到訪網友的自行評估中,表示大多數為友人。

因此,當部落客想要發表對特定人、事、物的看法時,必須顧慮到其內容是否過於敏感,避免影響親朋好友對自己的個人觀感,經營多個部落格、透過文章加密等能夠區分讀者的行為因而產生,同時,部落客也可以透過這樣的作為,避免暴露過多的個人資訊,被不夠熟稔的朋友或是不認識的人得知。

2009年5月26日 星期二

部落格未來的社會定位

前 言

自從美國新任總統歐巴馬將白宮採訪記者證發給一名部落客後,部落格的社會角色問題開始正式浮上檯面。以一位網路競選為主軸的總統誕生後,跟網路相關的事情逐漸被正視,它逐漸被提上來跟正式的記者較勁。一名部落客可以以記者看待嗎?我曾經在課堂上提問這個問題,戎老師說,目前新聞界還無法像美國一樣與記者的位階相提並論,未來或許會吧!再從最近一些獨家新聞報導,常是經由部落客在其部落格上發表後被揭發,甚至引發社會的專注。因此,讓我們不得不重視以下的問題:

1.目前部落客與部落格的功能為何?

2.其在社會上應享有的位階為何?

部落格起初功能
網誌(blog)是網路日誌(weblog)的縮寫,即“Web+log” 的縮寫。在臺灣我們通稱「部落格」,在大陸則稱為「博客」,都是從英文音譯而來(陳萬達,2007)。至於“blog”的由來,陳順孝(2005)認為,是美國一家小型軟體公司Pyra;將其公司所寫的“blog”軟體上傳於網路上,供人免費下載與分享。而Pyra公司就是blogger.com的前身。「部落格」起初的功能在於跟大眾分享心情或心得,依照時間順序,以文章的形式在部落格上發表,是一種網路共享的空間。陳萬達(2007)指出:
〝部落格是一種根據寄定寫好的程式而成的網路介面,使用者可以自行登入,架構自己的展戰頁面,進行內容設計的行事風格;撰寫部落格的使用者, 則稱為網誌作家、博客或部落客,可以書寫生活、工作、時事及其他一切 事務。〞
從以上的說明中可以看出,目前部落格的功能不出這幾個項目。

部落格轉化

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部落客們不再滿足目前需求,逐漸從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轉向對於社會國家發生的新聞事件為關心的焦點。或是以個人專題為主的特色部落格成為風潮,如最近的地圖部落格、旅遊部落格和自行車部落格,均屬之。於是部落格形成一些小眾群聚的社群,或社會情緒的窗口及指標。最近大陸流行的「人肉搜尋」,更讓人畏怯其巨大的威力。因此,部落格逐漸脫離了以個人心情寫照的角色,往公民記者的角色發展。而它可以取代正式的記者嗎?便成為輿論的另一個焦點。因此,陳萬達(2007)指出:
〝部落格試圖打入傳統媒體的領域,在某一定的層面與媒體分庭抗禮,充分發揮另類媒體(alternative media)的力量〞
之所以會如此發展,陳順孝(2005)引自Lasica(2004)用Napsterization. org's blog主編Hodder的觀點,認為部落格被社會所信賴有四大理由,
1. 部落客深耕某一專業議題。
2. 部落客坦白立場,動機透明。
3. 落客會連結相關資料,消息來源,提供參考。
4. 部落客可以坦然認錯,即時修正錯誤,接受挑戰。
(Lasica, J.D.(2004).Transparency Begets Trust in the Ever-Expanding. Blogosphere. http://ojr.org/ojr/technology/1092267863.php.%202004-08-12. www.ashaw.org/files/teaching20070301.pdf)
當部落格逐漸從一般化走向專業化時,就會凝聚成一股無法被忽視的社會輿論,與監督政府的力量。美國新任總統歐巴馬的總統競選成功,正是此一力量結合的經典代表作。

部落格未來的社會定位

既然部落格的力量逐步發酵,我們更該為部落格在社會上的未來位階定位。紀佩君(2004)指出,
〝部落格儼然成為時代的趨勢,它的發展將會脫離只有日記手札式的文章,未來透過部落格的搜尋、引用等功能,部落格將會是我們獲得資訊與人溝通交流的最佳方式。〞
蕃薯藤網站從2004年開始發展「全民速報」的服務,其用意將部落格看成是個人媒體,而部落客則為這個媒體的記者。於是讓部落格成為無所不在的另類新聞台(周立軒,2005)。當部落格的效應在社會上逐漸增強後,一定引起政治人物的注意,進而利用部落格成為其宣傳理念的最佳工具。在商業上會有一定的廣告效果,因此,也將逐漸引發廣告主的興趣,進而介入其中。部落客本身也因其有一定的讀者群,以及小眾的凝聚效應,而從事某種商業行為。所以未來的部落格的功能將會往多向發展的方式發展,個人部落格的功能會逐漸縮小。而部落格將以「小眾新媒體」的姿態站立於這個社會上,且與傳統媒體並駕齊驅。其在政治、經濟、商業的影響力更將與日俱增。如何經營部落格?恐怕會成為未來社會的新學問!在版面功能上,更會隨著需求而增強加大,甚至會以群聚的方式或公司的方式經營部落格。因此,我們可以預期未來的部落格將被定位為「小眾新媒體」,就讓我們好好期待這天的到來吧!

參考文獻

陳順孝(2005)。部落格對新聞事業的衝擊。「阿孝札記」網站。
http://ashaw.typepad.com/about.html
陳萬達(2007)。網路新聞學。臺北縣:威仕曼。
紀佩君(2004)。網路文學:BLOG。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43期。(mail.nhu.edu.tw/~society/e-j/43/43-03.htm
周立軒(2005)。網誌的使用者與使用者行為之研究。元智大學資訊研究所資訊傳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2009年5月25日 星期一

部落格熱潮之省思(update)

  網際網路從早期需要使用撥接上網的佈告欄系統 (BBS)到後來的論壇、討論區,其核心精神強調的是群體互動,透過社群的力量產生源源不絕的創造力,使得討論區得以長久的維持,這也是符合人類社會之演進,從獨居到群居。但部落格的出現反其道而行,強調的是個人的魅力與價值,有我即有格,個人的力量可以影響這個世界,可以發揮獨有的影響力。

  誠如 Anderson (1996) 認為作者在產製文本的過程當中就已經隱含了觀眾的存在,而 Bloom (1996) 則認為日記的作者在寫日記時,都有觀眾在心裡。因此部落格發揮了這樣的特性,人都有想要一夕成名的心態,原本只是默默無名的小卒,因為文章而成為人人追隨的部落格達人,正滿足了表演的慾望,也因此成為在行銷、推廣部落格上的重點。

  與其它的網路社群相比,部落格社群的形成來自於部落格與作者之間的聯繫,而非由於共用一個網路的空間。Efimova & Hendrick (2005) 認為,部落格社群的出現是很詭異的,因為部落格理應是非常高度個人化的空間;但從另一方面來看,由於人類本來就是群居的動物,就像在城市裡有自己的家和公共空間一樣,個人私有空間與社群空間理當共存。

  部落格其原本的價值 – web log(日誌)已逐漸模糊。就其原意,部落格應是一種提供紀錄個人日誌的工具,而逐漸演變出豐富多元化的內容。但其終究是個人的工具,一旦部落客停止了內容的更新,部落格就等於是結束了生命,一個部落格的精神是其他部落客無法取代的,因此不會聽到有部落格主閉關將部落格交棒給其他人的情形。如同居住在城市裡一樣,部落格空間的人口分佈並不平均也不整齊。在有的鄰里中,交流著許多互動與溝通行為,有的鄰里卻只不過像是隨便將房子聚在一起,居民之間毫無交集與互動。有的部落格社群空間具有明顯的範圍和邊界,但是大體來說,要界定出社群的範圍非常困難,尤其是對於非社群成員的人而言。

  Web 2.0中重要的精神是群體智慧、豐富的體驗、分享與?與,這其實早已存在於網路多年,要談旅遊、買產品、找遊戲等,現金大多數使用者第一個想到的仍然那些經營已久的社群網站。社群網站中,每個人都能發表自己的意見,提供獨到的見解,或是從中汲取知識,討論區並不會因為個人的離開而停止中斷,每個人都是討論區的主角,都可以提供與分享自己的知識與經驗,不需要經過外力(如管理者)即會自然的運作,生生不息,達到一個循環與穩定成長的平衡。

  回過頭來看部落格,它是一個紀錄的平台,還是一個與世界接觸的窗口,如今應已無人會去在意,而在彰顯個人價值的同時,別忘了是否同時是忽略了弱勢者的聲音。部落格的存在有沒有價值?應該是肯定的,但是部落格終將回到它最原始的面貌,甚至未來有更新的網路殺手級應用給取代。是Twitter?Plurk?不管是甚麼,只要是能產生出話題,能創造出話題、明星,就有機會成功,因為這是一種人性。

參考資料:

Efimova L, Hendrick S. (2005). In search for a virtual settlement: An exploration of weblog community boundaries.

為什麼我對Kindle沒興趣?

資料來源:石墨工房

為什麼我對Kindle沒興趣? | 產業觀察 傅瑞德

兩天Amazon推出了新的電子書硬體Kindle DX,不過我一直提不起什麼興趣去寫它;自己想想,大概是因為這幾個原因:
  • 與中文市場暫時無關;
  • 不過是「另一個」電子書硬體;
  • 電子書市場的硬體(閱讀裝置)和軟體(書籍和其他媒體內容、版權、散佈形式)的技術、商業模式、困難點是完全兩回事。

與中文市場暫時無關

因為技術、硬體、以及語文特性(電子裝置的軟體系統基本上幾乎都是以英語思維設計,羅馬字母筆劃較少、便於小螢幕顯示等等)的關係,透過電子媒介閱讀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發展已久;以東亞語言而言,近年來日本才在「手機小說」的帶領之下,看到了一點商機。

短時間來看,無論是哪裡出的電子書硬體,都不會把中文放在第一順位,因為最大的立即市場還是在西方國家;中文方面的話,只要有足夠的相容性就很偷笑了。

「另一個」電子書硬體

除了特定市場之外(教科書、專業維修手冊、參考書等等),我不認為專屬的電子書硬體目前有其必要性。以Kindle而言,相對於現有其他平台最大的優點只有兩個:
重量輕、體型薄
e-ink螢幕只有變換內容時才需用電,光是顯示幾乎不用電,所以電池壽命很長;產品網頁表示「可以使用幾天不必充電」

這兩點在手機和輕薄筆記型電腦的進化之下,優勢都並不明顯,而且對於媒體內容顯示而言,e-ink目前只有灰階色彩也是個弱點。

重點是,就中長程的技術發展而言,電子書硬體和過去日本風靡一時的「文書處理機」一樣,都屬於必然會出現、但壽命不會很長的過渡性產品。並不是說這樣的過渡產品沒有價值、或是沒有市場,而是在一段不長的時間之後,原本電子書專屬的獨特功能就會轉移到其他產品上、或是被其他技術所取代。

過去,閱讀文字是人們獲得知識的主要方式,重要性高過其他對於資訊的需求,但現在「通訊」和「運算」往往已經凌駕在「閱讀」之上;這年頭,人可以幾天不看書或讀報紙,但也許不能不碰手機或電腦。

所以,我自己認為將來主要的數位閱讀平台仍然是手機和筆記型電腦;類似目前Kindle的手持閱讀裝置,未來的發展則比較可能是我先前並不看好的MID上網裝置結合;不過如此一來,由於無線上網需要,又無法使用畫面更新速度太慢、目前彩色版又還沒商品化的e-ink螢幕,省電的優勢又得打點折扣。

三五年之後,筆記型電腦和手機也許不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但我相信作為數位行動閱讀的平台,應該是不會比專屬的電子書硬體差才對。

但如同前面提過的,在教科書(也就是先前有人鼓吹的「電子書包」)、手冊(例如原本不可能帶在技師身邊的幾十巨冊飛機維修手冊)、專業參考書(例如醫師出診時的病例和用藥手冊)等特殊市場,像Kindle這樣的硬體還是有其需求的。

電子書軟硬體

自從iPhone和iTunes線上音樂商店拯救了瀕臨破產的音樂產業之後(這句引自昨天看到的某媒體評論,來源忘了,抱歉),無數的「iPhone殺手」、以及想仿效iTunes營運模式的商務網站就陸續出現;Kindle的初步成功,也讓許多國內的相關代工廠商躍躍欲試,想找人合作搞書籍下載銷售。

然而想做這些事情的人往往忽略一件事:電子書硬體和軟體完全是兩回事。即使你做得出相容於Kindle、PDF、JPG、文字檔、Word文件等等流行電子格式,一星期不用充電、不到半公斤重的閱讀器,如果沒有內容,也只是一部沒有軟體的筆電、只能賺一次小錢的薄利設備。

這些廠商會找出版公司談版權是好事,但硬體廠商跟出版公司原本是兩個不同世界的居民,思考方式、語言、對於獲利模式的著眼點也完全不同。很多分析者或媒體搞不清楚,以為有硬體就能讓電子書普及也就算了,最嚴重的是出版商都搞不清楚這一點,讓很多事情白忙一場。

「這對我有什麼立即的好處?」每個人都會先問這個問題,但都沒有可以說服對方的答案。

數位出版的座談會常常有人開,但每次的結論可能都是「電子出版很重要,讓我們繼續關注」,少有人提出一個具體的行動方案;大家都在等著拿政府撥下來的「研究」預算來燒(究竟燒別人的錢是件快樂無比的事情),但沒有一個出版機構的負責人願意拿出手上的內容,授權給相關機構做出第一批真正的電子書。

有時候我會覺得,有些一再開研討會、卻一再沒有結論,一再信誓旦旦要搞電子出版、卻一再「下次繼續研究」,說要玩真的、卻不知道該怎麼做,手上握著一堆版權、卻不願意做電子版,佔著方便拿到政府預算的良好關係、卻讓真正想做又懂得做的人苦哈哈的有關方面,才是讓電子出版沒辦法起飛最大的絆腳石。

美國是個比較幸運的地方,因為前述的文化原因、市場規模、以及競爭所需,電子書市場不需要政府催生、也不需要苦哈哈,自然有人投資、有人研發;即使大家都知道只是過渡產品,但因為還是有人買、而且清楚過渡產品將成為未來技術突破的橋樑,所以還是繼續不斷前進。

從上述幾個角度來說,我對目前中文市場的這方面還不抱很大的希望;要等到有內容釋出、在現有的平台上普及,再談電子書硬體都還來得及。然而內容問題即使在英文市場,都還是個需要努力的課題,中文市場就更不用提了。

寫了這麼多年的電子書市場觀察和評論,我一直覺得沒有什麼進步,現在寫的跟九年前沒什麼兩樣、整體市場的進步也很有限。唯一的希望是,出版市場目前受到的壓力比九年前更大、許多九年前只能想像的技術現在已經成真;唯一希望的是,出版界(包括軟體和書報)領導者的思維可以有些進步,別再把電子出版當做「資源回收」或是「有空再做」的雞肋。

所以,我對電子出版市場還是有點興趣(雖然有時候已經不想一再重複說過的話);雖然寫了這一堆,但Kindle還是不會讓我興奮。因為我知道,它只是通往未來的一座橋樑,等著被不知何時出現的進步浪潮沖毀,我想把欣喜留在真正突破出現的那一天。

企業部落格之我見

Blog是WeBlog 合併的詞,直譯就是「網際網路上的紀錄」,具體的產品是「網際網路上提供的個人書寫內容的產品」。

Blog在現代社會中已經相當普遍,每個人幾乎都有屬於自己的部落格,部落格為什麼那麼吸引人?我認為是因為部落格擁有強大的社群功能,你可以用部落格聯繫朋友,也可以藉由更新部落格,讓朋友瞭解和參與你的生活。就我個人的經驗來說,我曾經因為無名的好友連接,從朋友的相簿連結在連結,連接到我久未聯絡的國中、國小同學,當時不得不讚嘆Blog讓朋友得距離變得如此接近,維繫聯絡朋友,再也不需要再大費周章的找尋畢業紀念冊。隨著部落格的廣泛使用,想要一夜爆紅,似乎也並非難事,於是開始出現了許多專職部落客、或是所謂的部落格達人,有著超高瀏覽人次的部落格,接踵而來就是許多的置入性行銷和商業導向的部落格,
部落格的命運,似乎無法在回歸原先單純的社群和分享功能了。

部落格的轉變,使我個人對於寫部落格這件事,開始懷疑。部落格的本質是要表現自我?還是只是塑造另一個自我?人要對外坦承自我,本就是件不容易的事,部落格的出現,讓這些不知如何展現自我的人,找到了一個對外的窗口。但現在部落格的本質,還是如此嗎?部落格牽扯到了商業行為,氾濫的置入性行銷,當我在觀看這些超高人氣的部落格時,不禁讓我懷疑這些部落客所寫的推薦文章,是出自於他個人自我的觀點,還是為了行銷所塑造出的假象。

部落格的行銷效應有多高,以目前市場來講,廠商花錢請所謂知名的部落客為商品似乎看不到太大效應,現在有越來越多人開始質疑這些知名部落客的公信力,個人認為,與其花錢請部落客在網站中做置入性行銷,倒不如把錢花在經營企業部落格,企業部落格,可讓客戶可以快速回報產品設計上的缺失,用心經營的企業部落格可以讓消費者能更瞭解商品。

企業部落格簡單區分4大類:活動型企業部落格、公司型企業部落格、電子商務型部落格、員工型企業部落格,不同的企業部落格形式,不同的活動和商品也適用於不同企業部落格,舉例來說,赤壁在日本上映時,成立了赤壁的宣傳部落格,它設定在收集部落格發表過關於赤壁的文章。一旦有網友發表關於赤壁的文章,就會自動被收集並轉錄在該網站網頁上,此網站還有提供影片記事、相片、和投票功能等等…藉由活動與影迷互動且達到宣傳的效果,這樣的部落格經營方式不失為一個省時且有效的活動型企業部落格。

我認為用心經營企業部落格,此發展性和宣傳效果,比起已經開始讓人反感部落格致入性行銷,更能夠讓消費者接受,使用高知名度來達到短暫的宣傳效果,我認為用心經營的企業部落格更能打動消費者,而企業也能藉此更瞭解消費者的需求,達到雙贏的局面。

別限制了「企業部落格」的想像http://blog.chinatimes.com/commercial/archive/2006/03/03/43979.html
企業部落格該由誰操刀?
http://www.zdnet.com.tw/enterprise/technology/0,2000085680,20101734,00.htm
<數位時代>4個值得推薦的企業部落格 - Red Cliff、Toyota、Style、With
http://www.bnext.com.tw/NotablesView_329
Simple Life企業部落格,不笑曲線的肥沃淨土
http://mr6.cc/?p=826

2009年5月24日 星期日

部落格之影響力-個人與政治

部落格對個人關係的影響

部落格流行之初,許多人將此平台做為個人心情與生活的發聲管道,藉由張貼圖文之中,一點一滴的累積及記錄生活經驗,然而部落格與傳統的紙本日記形式卻有很大的不同,因為它位於的是一個開放式的網際網路空間,若你願意分享,所有的人只要透過網路,無論在世界各地,都可以連結至你的部落格,閱覽你的文章與圖片。它像開放了一個多元化的溝通模式,在這個平台中,你吸引到的族群可以是大,亦或是小,但你的影響力,絕對能超乎於你的想像範圍,因為部落格融合了個人與團體之間的各種可能性。
部落格將個人影響力提昇的現象,於國內便有許多案例可舉,如艾瑪隨處走走、女王、史丹利…等,出現了許多小眾的名人藉此機會出版他們的個人書籍與商品,而許多知名的部落格也以主題性的方式吸引網友,創造出他們驚人的點閱率。而點閱率的高低即反映出部落格格主的影響力,以「部落格觀察」的出現為例,它是一個提供網友去查詢自己或他人部落格的影響力與排名,這也正顯示出網友們對部落格引起的潮流投注了許多的熱情與夢想。


部落格對政治社會產生的影響

當部落格發揮了它的影響力之後,有許多人便看到了它帶來的潛力,它除了是行銷界與產業界的利器之外,對於名人與政治人物更一是塊未開發的寶地。部落格著實運用了它所形成的人脈與社群,讓密密麻麻的網路分支延伸至各個角落,發揮了網路本身的特性與便利,就以美國的現任總統歐巴馬為例,他在從政初期,為國會議員開始就以社區服務做為出發,而那個時候他已懂得利用社交網站的特性,用心經營他個人的社群與組織,直到他要競選總統時,他已經有一個穩固且強大的基礎人脈在虛擬社群當中運作。
於中時電子報中《黃哲斌中時部落》也提及「歐巴馬並非第一個在社交網站Facebook開設帳號的候選人(首開風氣的是共和黨羅姆尼),但歐巴馬找來Facebook的創辦人之一克里斯‧休斯擔任顧問。讓他在初選起跑的兩個月後,他在Facebook的後援會就有三十二萬名支持者,約近希拉蕊的六十倍。」
這顯示出歐巴馬將人民視為選戰的重心,顛覆以往傳統的『由上而下』模式,改為『由下而上』。而其間的關係就如下圖所示,網路是一個緊密連結個人與個人之間的大型網絡,也因此讓歐巴馬以社交網站來有效的籌備他的選戰資金。


圖1. How Obama reinvented campaign finance, originally uploaded by dgray_xplane.
來源取自: COMMUNICATION NATION


然而歐巴馬只是個少數的成功案例,國內也有許多政黨意欲學習網路行銷的方法來做為選戰的模式,據聯合新聞網《仿歐巴馬 總統要開部落格》的新聞中,提及總統府近期內除了規畫架構馬總統部落格、更新官網資料,近期還將在人氣網站「無名小站」開設官方帳號,移入官網攝影展照片,爭取年輕族群的認同。當國內的政治人物紛紛投入Web 2.0的網路虛擬場域之時,也因此讓國內中許多的知名部落格網站出現了像UDN「政治名人Blogs」、無名小站「無名的名人-政治名人」、重灌狂人的「Plurk 噗浪百大名人總整理!(定期更新)」...等等的追蹤整理,讓民眾能夠更便利且快速的運用這些系統聯結至政治人物的部落格。
但是政治人物的責任與使命仍然是始至「深入基層」與「服務人民」,若忽略這樣的初衷,我想再積極的去籌得高數量的點擊率與募款金額,仍是失去了他們那背負的榮譽意識及意義。



文獻參考:

聯合新聞網(2009)。仿歐巴馬 總統要開部落格,取自於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4898050.shtml
黃哲斌,新聞頭皮屑-世界枕頭痕。從海角到歐巴馬:網路行銷教我們的事。民97年12月。檢自:
http://blog.chinatimes.com/dander/archive/2008/12/09/357357.html
部落格觀察網站。上網日期: 2009年5月22日,檢自:
http://look.urs.tw/
Communication Nation.How Obama reinvented campaign finance.june 2008.from:
http://communicationnation.blogspot.com/2008/06/how-obama-reinvented-campaign-finance.html

Opportunities for Newspapers

2009 Digital Future Report by USC Annenberg School

Digest:
  • Newspapers are back in the breaking news business. The delivery method is electronic.
  • On the web, newspapers are live, and they can supplement their coverage with audio, video, and the vast archives.
  • Print newspapers have strong brand identities and loyal reader.
<highlights of the report>

(微)網誌行銷

資訊傳播專題期中報告 by s966505

網路發展至今,Web 2.0 成天掛在大家嘴邊,BlogTwitterPlurk...等平台,網路世代幾乎人人使用過一個以上,而且長期經營者眾,顯示(微)網誌熱門程度。

我即媒體,素人發聲

「我即媒體」是(微)網誌最大的不同。目前許多網站都提供網誌平台服務,使得部落格的技術門檻低,不需要懂專業語法,也不必擔心系統問題,使用部落格服務只需申請帳號便可使用(郭盈廷,2007),讓每個人都能輕易擁有發聲管道。

周立軒(2004)研究發現,網誌經營者最主要使用目的為紀錄生活、分享心情及資訊。(微)網誌以「人」為主、「內容」為次的設計呈現,幫助素人建立個人品牌,同時也方便資訊交換,因而產生緊密的社群關係 。

(微)網誌流行,人潮即錢潮

當(微)網誌社群愈來愈多時,人潮帶來新興媒體的獲利商機。網誌的魅力較早發酵,已發展出一套廣告獲利模式;而微網誌因興起時間較晚,尚在獲利探索期。不論網誌或微網誌,置入廣告版位是最基本的獲利途徑。除此之外,網誌目前發展的商業模式,已結合網誌自由、開放、分享的特色,創造利基。常運用的廣告方式包含:
  1. 企業部落格:由專人經營部落格,與網友互動,了解消費者想法。如: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成立的低碳生活部落格

  2. Blogger 專文推薦:邀請 Blogger 試用產品或服務,專文撰寫開箱文、勸敗文、美食、遊記…等,企圖以意見領袖的推薦增加社群使用意願。如:Christabelle 的藝想世界
林思元(2007)研究表演藝術使用網路行銷的效益指出,個案在使用網路行銷上以「品牌經營」與「擴大市場」的效益最大。在「部落格行銷效益」評估方面,結果顯示個案在使用上認為「品牌形象」、「媒體曝光」、「顧客溝通」三個面向最具效益,而且部落格行銷效益應與其他行銷工具相互搭配,才能讓行銷力道產生加乘結果。這樣的研究結果,在實務經驗中,也普遍適用於其他產業。

以「海角七號」為例,在部落格行銷上,與 Pixnet 合作架設官方部落格,建立電影知名度,同時可直接與網友互動,拉近距離。另一方面,試映時邀請部落客參加,藉由部落客的口碑感染其他網友。當口碑力量逐漸發酵時,其他媒體隨之跟進,創造驚人的行銷效益。

(微)網誌行銷,預防兩面刃

(微)網誌的風行,對網路世代而言,是擋不了的趨勢。隨手在搜尋引擎鍵入關鍵字,搜尋結果幾乎都有它們的蹤跡。對於沒沒無名的(微)網誌經營者來說,這是個大好的發聲管道,然而,(微)網誌平台掌控權是在提供服務的各商業網站中,若 BSP (Blog Service Provider) 調整任何服務功能(如:Pixnet 改版)使用者只能選擇接受或拒絕再使用,對於花費心力累積的資訊內容十分沒有保障。

另外,站在企業行銷的角度思考,運用得當對於產品或服務行銷有相當助益,反之,殺傷力亦強。舉例來說,企業(微)網誌與網友互動,但若不能接受客訴或抱怨,或是處理不得當,將會造成更大的災難。又如邀請部落客撰文,基於(微)網誌自由、開放、分享特性,Blogger 文章不能等同廣編稿視之,也需要正視 Blogger 的價值,否則將產生反效果

最令人擔心的是(微)網誌目前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若過度商業化之後,習慣將(微)網誌資訊作為參考的網友們,是否還會持續信任?(微)網誌的影響力是否還存在?這在(微)網誌行銷上,可能會是最大的影響。

參考文獻:
  • 周立軒(2004),網誌的使用者與使用行為之研究。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縣。
  • 林思元(2007),部落格在表演藝術網路行銷之使用研究。中山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 郭盈廷(2007),部落格行銷功能性與其有效利用之方法。東海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市。

2009年5月23日 星期六

部落格之社群與行銷觀點

從傳統媒體到部落格媒體
當今的傳統媒體,包含電視、報紙、雜誌等,曾佔有人們心目中主要資訊來源的媒體。如今,由於傳統的大眾媒體由於曾經被報料太多不真實的新聞報導,使得人們降低了對傳統媒體的信任;此種因素之下,部落格個人媒體的崛起,反而成為當今的熱門資訊來源的管道之一。部落格代表一種生活信仰,他的精神是「我思,我寫,我反省」。透過不斷的在網路上書寫,很自然會回顧並檢視自己。其最精采的地方在於回應與連結。任何人看了都可以針對文章發表意見,不同的部落格之間也可以串連,透過標準化的機制,如果文章提到別人的文章內容,兩篇文章之間就能建立連結。

部落格社群與部落格行銷
對於部落格的觀察與使用,認為部落格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屬於個人發聲管道,主控權在於自己而非別人,除此之外,也是與朋友的最佳平台。就我個人而言,喜歡觀看有別於傳統媒體比較主觀意識形態的觀點,可以有不同的思考。在部落格尚未過於商業化氾濫前,也曾經喜歡看一些很知名的部落客寫文章,覺得他們所推薦的東西很不錯,可信度比傳統媒體高一些。但是經過部落格發展的幾年下來,行銷類型的部落格文,愈來愈多,置入性行銷也愈來愈氾濫,使得再看這些專業部落格的文章時,對於他們文章的可信度開始懷疑。

此外,對於部落格的觀察,覺得部落格的主要是在於人際關傳播精神,傳播速度很快速,可能因為身邊某位朋友提到什麼產品好用、哪些地方美食好吃,該產品或該地方美食就會以朋友串連,或是滾雪球的口碑傳播方式,達到效果。也因為這原因,受到許多企業主、廠商們的重視。希望能透過部落格社群經營的方式來達到其品牌建立的效果。

而企業之所以有意藉由部落格建立起口碑傳播的行銷模式,也其主要原因是目標族群的確定,透過朋友間的力量,達到部落格傳遞訊息的效應,如可能引發行銷領域的「蝴蝶效應」、使得傳統大眾行銷學的崩解、重組與混搭,將傳統大眾媒體與部落格行銷同時進行,以期望達到有效的行銷。


產業面發展
藉此,就以產業面來說,企業主也希望藉由這一股部落格社群的力量,來達到他們的的品牌形象。微軟董事長比爾蓋茲曾公開表示─「部落格反應一種開放和願意溝通的文化,表示我們不怕自我批判。」最近國內外企業名人爭相在網路上開設部落格就是明顯的例子,凸顯個人親和力也加深了企業形象。部落格經營雖然是企業與顧客拉近關係的第一步,能替客戶大舉省下廣告經費,營造好口碑,與顧客有雙向溝通管道,增加潛在顧客,但也不是所有企業都能靠部落格一夕致富。

因此,我認為雖然部落格的行銷或許在許多人眼中是看好的前景,但效果成效、或是最後的品牌口碑建立是否真能提高誰都不能確定,可能最後因此而花了冤望的廣告費,或許有清楚目標對象的部落格行銷才是比較可行的。

部落格到微網誌
部落格發展到現在,可能已達高峰期,逐漸已經出現了微網誌(Micro-blog)的服務。當在撰寫部落格時,或許會很仔細思考內容的流暢度、擔心瀏覽人數的多寡之類等因素,使得部落格更新速度並不會很快;相較於微網誌,像MSN狀態的心情顯示一樣,只要隨意打目前心情、感覺,並不需要花太多的心思來思考內容,這或許也是因為為什麼會快速崛起的原因。目前熱門的微網誌有Twitter、Plurk等。曾經有報導指出,微網誌的快速蔓延會導致部落格格的消失或使用者開始減少,但我對於這發展,並不如此的認為。其原因在於,網路服務等必定有並存的角色,並不會因為某新服務的出現導致另一服務的消失,好比電視、網路的出現,沒有導致廣播的消失一樣,仍然會有不同的大眾喜歡使用不同的服務,也有可能兩者同時使用,來拓展自己不同的人脈。而目前許多的部落客,也都將自己的微網誌掛於自己的部落格旁邊,好讓網友們瞭解目前的心情、狀態等。

另一方面,新的網路服務出現,就會開始思考「如何運用工具來行銷」,因此微網誌的行銷也開始出現,有人也認為微網誌可以透過它的超越部落格的立即功能,使得訊息的傳播可以能夠立即的傳送給網友們知道,或許也是一個不錯的新行銷模式。但就我個人的看法而言,這或許仍然只是另一個工具,是否達到效果,仍然無法確切得知,因此部落格行銷與微網誌行銷拉鋸戰仍然未停滯。

總結的來說,使用者愈多、社群一旦龐大,大家彼此的向心力愈強,因此最後也會淪為企業主看好的行銷工具。因此這樣文化的發展反而顯示出,網路使用者愈多,愈宅的人也愈多,社交的需求也轉向網路為主,反倒會使得人與人之間的更加疏離,也值得思考這樣文化層面的改變。


參考資料:
數位之牆(2008)。企業部落格─跟顧客博感情的第一步,取自於
http://www.digitalwall.com/scripts/displaypr.asp?UID=11085

數位之牆(2005)。媒體,社群,Blog(三)解構Blog,取自於
http://www.digitalwall.com/scripts/display.asp?UID=284

數位之牆(2007)。Web 2.0 新媒體的精神在於「人際傳播」,取自於
http://www.digitalwall.com/scripts/display.asp?UID=386

聯合新聞網(2008)。微網誌正蔓延 部落格失色,取自於
http://mag.udn.com/mag/digital/storypage.jsp?f_MAIN_ID=314&f_SUB_ID=2924&f_ART_ID=169156


資訊傳播所 張曉玫

從企業觀點看部落格行銷與社群經營之可行性

資訊傳播專題期中報告 姚佩吟

隨著網際網路的蓬勃發展,網路已經成為一種獲得資訊來源、重要的媒體之一。尤其,Web 2.0的興起更成為了一個具重要意義的跨時代轉變。早期,Web 1.0的時代,網路媒體的操作重點放至於主流媒體的曝光,來促進資訊單向的傳達,然而,隨著Web2.0的到來,資訊的分享、討論與共筆成為主要的概念,顯示訊息傳遞的主控權已轉移至一般網友手上,由此概念興起的部落格、微網誌,及其形成的「社群」更是成為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對於企業、社會皆產生很大的影響。
部落格成為展現自我特色的平台‧形成小眾名人文化
部落格(Blog)的興起,可以說是提供了一個可供社群討論及個人發表文章、展現自我特色的平台,顛覆了「名人」的意義,讓每個人都可發揮自己的影響力。人們開始在部落格世界中從小而大群聚,產生討論的社群,並逐漸形成一種網路達人或網路素人的文化,甚至產生許多知名部落客或小眾名人,例如街頭魔人史丹利、女王等等,皆擁有不可忽視的高人氣與點閱率。

部落格與微網誌
但部落格仍具有其侷限性存在,由於部落格是以撰寫文章為基礎,這使得部份不善於寫文章的人們不得其門而入,或者入門後沒多久又放棄了。這點筆者個人經驗裡也有深刻的體會,由於部落格撰寫文章下筆時,常會考慮內容、文筆該如何安排呈現,甚至須截圖、簡介,在這過程中往往已感到十分疲累,在發表的時候常同時有種被監控的感受,反而成為一種壓力來源。因此這兩年有另一種形式的部落格出現,即所謂的微網誌(Microblog) 逐漸發展起來,如TWITER、PLURK。部落格與微網誌的差別之處在於微網誌限制了字數,發表更為及時與簡潔,重點已不是在把文章寫的多好、多美侖美奐,而是更著重於社群的溝通上面。微網誌的另一項功能,相較於一些部落格只看的見無形的點閱率數字顯示,具有粉絲和好友功能,可以了解並掌握觀看你的微網誌具體的人有哪些。
企業‧社群‧部落格行銷
總而言之,不論是部落格還是微網誌,它們所產生的影響力,對於企業與行銷者而言,是非常具有潛力的。以往企業行銷者可能需要大量人力和經費打廣告,然而這樣透過網路和社群的力量,一傳十、十傳百,可以輕易達成一種群聚的力量與「口碑行銷」的利基。然而如此方便有效的工具,在國內為什麼並沒大量的盛行呢?一個原因是企業確乏人力和網路操作經驗,另一個原因是這種社群是須長期經營的,對於常需要在短期內看到效果的中小型企業而言可說是緩不濟急,有著實際執行上的困難度存在。就如同課堂上也曾提及的,整體運用網路媒體的獲利模式尚未清楚明瞭的顯現出來,因此致使許多企業對於網路或部落格行銷仍多處於觀望的階段。

國外與國內例子
然而,國外有較多正面的例子,最有名的便如美國總統歐巴馬在競選時運用微網誌TWITER,不但能有效的散佈一些訊息,更緊緊把握住那些固著選民的認同(資料顯示歐巴馬TWITER具有687891位朋友、817452位粉絲)。這可以作為一個正面的例子是,當他發出一則短文訊息之後,可以確定會有超過一百五十萬位網友會收到這則的訊息內容。

圖 Obama的Twitter

就企業運用方面,《天下雜誌第355期》中有提到:

歐洲最大製藥公司GlaxoSmithKline,不但贊助凱西分享減肥的社群,更從減肥社群的討論和分享中,了解這群目標顧客的需求、行銷策略和通路方式,更重要的是,Glaxo真實地了解到和競爭對手的差異性,並讓這些訊息變成隔年上市減肥藥丸的重要參考資訊…透過網路社群討論和互動上所學到的東西,遠遠高於焦點團體(focus
group)的訪談,而且社群創造的口耳相傳和話題性,更能傳播和行銷產品。(天下雜誌第355期)


另外,雖然社群網站Twitter本身尚未將其超人氣轉換為營收,但這有一個好的案例─戴爾(Dell)利用在Twitter成立二手商店(@DellOutlet)創造了300萬美元營收。戴爾在Twitter上創造了這種獨特的銷售模式,這意味著利用社群網站來創造新的銷售模式,可能會有龐大的成長潛能。

由此可以看出,透過社群行銷的力量,企業不但可以散布訊息,更可從中即時獲得消費者第一手的喜好、需求等資訊。企業或行銷者更可透過這種關係的繫結,來達成更有效的「客戶關係管理」,增進與客戶之間的關係,並暸解彼此的想法。因此,在美國已有為數不少的企業,開始運用微網誌這類型的網路機制,從媒體公司、旅行社到航空公司等。(連結詳見參考文獻)


就國內來說,若就探詢網路媒體的商業模式而言,以網路討論社群(部落格前身)轉型為經營言情、武俠及同志小說的「鮮鮮出版社」或許可以作為一個的例子。「鮮網」上的文章提供給各個作者專欄申請(類似寫作部落格),依據人氣度來決定專欄內容公開程度,另以會員評鑑點擊的方式,給予受歡迎的作者實質金錢回饋,又以實體出版結合實體通路及虛擬通路販售其出版品,跳脫了傳統的行銷方式。

圖 鮮網

而國內運用微網誌的例子也越來越多,如最近正夯的戲劇「敗犬女王」就建立了一個專屬PLURK「敗犬俱樂部」,不僅可以散布最新訊息、花絮,更可鞏固基礎收視閱聽人,製造議題性以供交流討論。

未來發展與期許
由此可見,其實國外已有為數不少的大企業擁有微網誌,在國內的企業中的實際運用因前述原因仍是較為少數。雖然目前尚未找出具體的網路行銷模式,然而,目前已經未來越多企業開始重視這部份的發展,因為網路媒體和部落格所形成的社群人脈仍具有相當大的優勢存在,相信在未來陸續會開始有更多的企業界將投入這項網路機制,透過這種方式建立起社群,更有效地貫徹企業品牌核心價值。雖然目前實際商業運用的情況看似混淆,但就如同行銷大師科特勒(Philip Kotler)說的一樣:「好的行銷有一部份得靠遵循規則;偉大的行銷靠的通常是打破規則。」,而創新的本質也往往須經過一段磨合與融併的歷程才會激盪出最美麗的火花!


參考文獻與網站:
如何利用噗浪(Plurk)微網誌來進行網路行銷-行銷策略與實務運用的講解
次世代企業網路行銷(1)-除了網誌(blog)更要微網誌(microbolg)
URL: http://www.gururu.tw/除了網誌blog更要微網誌microbolg
化人氣為鈔票 Facebook和Twitter考量新策略。YAHOO奇摩新聞


網路社群行銷的趨勢與操作。喬立達數位行銷
URL: http://blog.yam.com/elidot/article/12766635

鮮網
URL: http://ww2.myfreshnet.com/BIG5/

敗犬俱樂部。女王先修班(PLURK)
URL: http://www.plurk.com/singlequeen

國外航空公司與旅行社(TWITTER)
Carnival Cruise Lines http://twitter.com/CarnivalCruise
Delta http://twitter.com/deltaairlines
Jetblue http://twitter.com/JetBlue
建造網路社群,讓消費者幫你一起研發新產品。《天下雜誌第355期》

2009年5月22日 星期五

商業涉進blog之後

壹、 WEB 2.0-群體力量的展現
以過往中文化的傳播模式來說,媒體帶來的效應是如此龐大,因為媒體將人們平時接觸不到的世界觀散佈給大眾,而大眾也缺乏其他的管道去證實媒體的訊息,許多世界觀是由媒體所建構的,主流媒體的傳播效果是相當強的。而大眾媒體業的進行障礙高,若無相當的資本,想要播送個人的訊息是相當困難的,於是只能選擇接收主流的意見或是不收視,是被動的接收狀態。
而新時代的蒸氣機-網路,為傳播生態投下不小的震憾,Web2.0的概念顛覆了過往的中心化傳播模式,基本概念就是群體智慧的時代,每個人都能輕鬆的表達自己的意見。,科技評論網站《數位之牆》創辦人黃彥達先生(2006)認為,網際網路演進入 Web 2.0 時代的革命源頭只有一個,就是在於成本。即「電腦儲存成本與網路頻寬成本不斷下降」;反映在社會上,就是「人與人之間的聯繫成本不斷下降」;反映在商業上,就是「靠資訊壟斷與資本壟斷的企業逐漸解體」。
成本的降低,使用者近用媒體的權利變高,任何人透過低廉的成本就可以成為內容的製作者,並能夠直接分享彼此之間的資源,形成點對點的分享方式,是一種去中心化的架構。使用者與接收者的界線已模糊,人人皆是訊息的製造者及接收者,BLOG、wiki都是典型的產物。

貳、 自由的發聲-網路近用權

近年來,網誌是新媒體的典型代表,只要透過申請帳號,即可盡情分享你的心情,發送你的訊息,網誌是一種個人化的出版平台。使用者不需要了解太多程式語言,即可架設維護網站。其特色在於它比個人新聞台自由,功能又比BBS 來得多。使用者可以依自己喜好更改網站外觀、設定文章分類。而每一篇文章又有留言迴響與搜尋的功能。
而另一種發聲的方式,是多媒體影音網站Youtube,與blog不同的是,主要是以影音為主。隨著攝影器材愈趨便宜,每個人都可以輕易的拍攝自己的節目,上傳至youtube供人點閱。相似的還有apple的podcast,現在的時代,只要一點點的成本,你就可以成為廣節、電視節目的主持人。
部落格之所以會受歡迎,可由幾點看出:
1. 近用性:網路媒介的經營者傾向於經營屬於自己的社群,因此許多業者紛紛推出免費的blog服務,只要透過簡單的申請動作,每個人都可以有屬於自己的頻道,製作屬於自己的訊息。只要一點點成本,你也是個媒體主播,說出你自己的主張、抒發你的心情,部落格即是你自己的媒體。
2. 公正性:部落格的起源,並沒有商業利益在裡面。成本降低使得每個人都能輕鬆表達自己的想法,並不依附商業集體的援助,也就不用依循商業團體的立場。每個人都可以暢所欲言。在商業利益潛藏的狀態下,大眾媒體公信力已受質疑,個人化媒體反而可以發揮口碑行銷的功能,這也是許多部落客能獲利的原因。
3. 多元性:部落格普及後,各式不同的網站如雨後春筍的誕生,網友自由分享資訊,其他網友亦可快速的回覆文章,許多知識社群因而集結,集體智慧更加深了部落格吸引人之處,許多在各領域專精的部落客也變成名人,也因而獲利。多元且自由的內容分享,正是部落格很夯的原因。
由以上三點來看,部落格有某一部份亦可作為主流媒介的替代品,瓜分了人們使用媒體的時間,而自由、多元、信任度高正是部落格會受歡迎的原因。部落格如此火紅,業者亦可料到未開發的商機,商業廣告置入部落格已是屢見不鮮的現像,而有許多部落格,其中內容亦不是很恰當,許多部落格及影音網站放置霸凌影片與色情訊息,而商業化的部落客本身的公正性也備受質疑,在網路的商業模式還在搜尋的同時,部落格也慢慢在變化。
參、 社會文化影響
部落格的自由化及商業化,雖然帶來很多新的景像,但也對社會產生了一些影響,其中有:
1. 不當的內容:部落格過度自由及普及,不良的內容也能輕上傳至部落格。近來許多的校園暴力的影片,當事人為了炫耀,放上自己的部落格;而惡搞、色情影片流傳也很容易流傳,不論是虐待動物、裸露的不當內容,很難全面的管理。不當內容可輕易取得,對社會的影響不亞於當年的電視暴力效應的。
2. 商業的手入侵:許多知名部落格都已有商業的贊助,這是每一種媒體必然的走向,不過以往予人公正客觀的部落格,在網友心中也逐漸變質,在許多廣告標籤的掩蓋,商業光環的襯托下,部落格的可信度也在下降,但這的確是必然的趨勢,在網路商業模式還末確立的當下,傳統的買廣告及置入行銷的方式必然會涉透至部落格中。
3. 抄襲的問題:部落客的內容很容易被盜用,甚至連主流媒體都可會抄襲網路內容,而部落客的照片、音樂、文章等創作很容被複製,相對的,部落客也會抄襲許多其他的內容。數位時代,所有的資料只要短時間便能大量複製、傳送,也引起不少的紛爭。
未來媒體仍會不斷的匯流、進化,商業模式的不確立,也帶來了不少影響。近來許多部落客跳脫網路世界,一舉變身為作家、甚至跳進電視中,當起通告藝人。部落客明星也會一位一位的產生,而當光環一褪,有些部落客也回歸沉寂。
而另一方面,自由、多元的部落格加進了商業元素後,能否像以前一樣讓觀者共鳴,亦有待觀察,部落格跟新媒體不會死,反而會不斷地增加,這台新世代的蒸氣機,不知還會將傳播環境推到什麼樣的境界,而要如何善用這股巨力,是每個使用web2.0的你都應注意的。
肆、 參考文獻

林伯峰(2006)。《Web 2.0之創新應用服務與經營模式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經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立軒(2004)。《網誌的使用者與使用行為之研究》。元智大學經資訊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資傳所網傳組 周英寶

2009年5月21日 星期四

部落格與微網誌之我見

資訊傳播專題期中報告
楊博涵
一、前言
網際網路的發展,加速了資訊與商品的流通,短短的幾年內,網際網路已經變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在網路泡沫化後,網際網路的目光轉向了使用者,部落格、網路相簿、社交網站紛紛出現,這些服務吸引了大量使用者的加入,慢慢的這些網站打破過去由上而下的溝通方式。因此有人將此種新的網路形式稱為WEB 2.0。Web 2.0強調個人,不再一切以企業為主,部落格將原本互不相識的人串連起來,逐漸群聚成一個大的族群,形成新的網路(素人)文化。
  美國《時代》(Time)雜誌把2006年的「年度風雲人物」定為:你(You),就是指全球每位參與網路部落格、影音分享平台與社交網站的人。因為『你』奪回了全球媒體的主控權,(你)開創且構成新的數位民主,(你)不求回報地付出,並擊敗了自認主導世局的大人物。
二、Blog與微網誌
  「Blog」源自於Web log一詞,它以使用者為中心,結合網路日誌、相簿、留言板等個人化網路媒介,再運用文字或圖像紀錄生活、充分展現自我,並與他人交流、分享資訊,類似過去的日誌。部落格時代的來臨,每個人可以藉由部落格成為個人媒體的創造者,象徵著「Me Media」。
  對我自己而言,部落格本來只是一種輕鬆的東西,它只是個人紀錄的平台,但隨著部落格的蓬勃發展,發展出的功能也越來越多元,改變了我原本隨見隨寫的習慣,在撰寫Blog時,也會想到可能有許多不認識的人拜訪,漸漸加深了對自己期許和壓力,寫部落格變成一種麻煩的事情,一下要插入圖片、影音、還有注重文筆,一開始類似隨筆的功能不見了。專業部落格的出現,背後支持他們的流量,讓他們被廠商看上,廣告、贊助文章等紛紛出現,也越來越多人開始探討如何透過部落格賺錢,但這似乎與一開始的期許有所不同。
  正當我覺得麻煩時,微型部落格(micro blogging)適時的出現了,它以短篇文字敘述為主(140左右),也因為長度受限,使用者不會想在上面長篇大論,可能只是短短的抒發心情、追求簡單而快速的互動,不比句子長度,對我而言,就好像找回使用部落格的動機。相對的,我也就減少我使用傳統部落格的時間,但有時若想要長篇大論時,還是會回到部落格來,畢竟長篇文章才能表達的更完整。
  我認為這些專業部落格的興起,有部份也是因為人的「惰性」,每個人每天要做的事情已經一堆了,回到家如果為了分享一篇文章,還要整理照片畫畫插圖,大部分的人實在沒有這麼大的興致,更何況是一天連續更新一次以上。但人們還是需要一個抒發的管道,尤其是簡單而快速的工具,這也就是msn等即時軟體越來越熱門的原因,但相較於MSN,微網誌不受限於朋友是否有線上,使用者也可自由選擇在何時、何地登入,對於哪些話題有興趣並給予回應,這些的主控權都回歸到使用者身上。 使用者利用簡短的文字表達自己, 再透過微網誌提供的互動性,讓人與人能互動,並擦出許多意想不到的火花,無形之中也能認識更多朋友,增加自己的社會資本。
三、部落格與微網誌
  當撰寫部落格變得越來越複雜的時候,的確會削減人們撰寫部落格的意願,而許多專業部落客跟著興起,當然他們也非只是一味的使用複雜的功能,而是具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與深度,更重要的是有持續的動力。於是許多人,包括我在內,就轉為閱讀者,透過RSS訂閱的方式閱讀文章。但最近在台灣的部落格圈裡,越來越多知名的部落客除了撰寫文章外,也同時並用微網誌,這點也正是我想提到的互補性,如果部落格上的文章是精心之作,那微網誌就是隨手之作。舉例來說,我自己有在觀賞一「重灌狂人」的部落格,其文章大多針對電腦方面,他同時也有使用微網誌(Plurk),其噗浪就提供許多額外的小資訊,如:有趣的小影片、生活雜事等。
  或許微網誌在內容精彩度上不比正式文章,但透過追蹤他們的微網誌,並與其互動,感覺自己更接近這些部落客,更有參與感,相對的也就更加強對此部落客的愛好與向心力。 因此,我認為部落格與微網誌是互補的,平日的短文分享可以透過微網誌,但是一旦需要長篇文章來論述的,就可以回到部落格上發表,這種互補性的功能,是我認為未來部落格可能的走向。

參考文獻:
周立軒(2005)。網誌的使用者與使用行為之研究,元智大學資訊傳播系碩士論文。
CNET(2006)。「你」獲選為Time年度風雲人物,CNET新聞專區,取自 
於:http://www.zdnet.com.tw/print/?id=20113061

2009年5月19日 星期二

麥克魯漢的傳播理論與新媒體的影響

資訊傳播專題期中報告

呂紹瑋


麥克魯漢 (Herbert Marshall McLuhan) 是加拿大著名的哲學家及教育家,曾在大學教授英國文學、文學批判及傳播理論。他也是現代傳播理論的奠基人,其觀點深遠影響人類對媒體的認知。在沒有「互聯網」這個字出現時,他已預示網際網路的誔生,「地球村」一詞(global village)正是由他首先採納。原本在1970至1980這十年間,他的理論由於過於新穎發散,科技媒體的演變並未趕上他的想法,書籍ㄧ度乏人問津。但2000年後,網際網路的崛起,麥克魯漢的言論就如同先知預言書般,再度掀起了傳播學界討論的熱潮。


四十年前麥克魯漢那零亂、擴散、去結構化的寫作風格,經過網際網路時代的檢視,被視為超文本 (Hypertext) 的先驅。麥克魯漢在1964年寫《認識媒體:人的延伸》之時,個人電腦尚未出現,麥克魯漢絕對也無法想像 web2.0 時代的到來,竟然對傳統媒體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


Paul (1999) 在分析麥克魯漢的理論時,曾以自己的文章〈玩具、鏡子、藝術〉做為例證,來解釋新媒體的誕生是如何逐漸影響整個人類社會。Paul認為,所有的媒體進入社會的時候都是一種玩具的姿態。在這樣的論點之下,媒體就能讓大眾容易接受,像是電話進入社會時,英國人只認定它是個「科學玩具」,拖了十年之後才開始使用,即使開始使用了,當時的西聯電報公司總裁 Orton 還是認為那是小孩子的玩具,不具商業潛力。不過 Orton 不知道的是,就是因為像玩具一樣好玩的特性,才使得大眾容易接受電話。


除了電話以外,像火藥、沖天炮、收音機、電視、電影以及網路等等,一開始都是因為好玩新鮮的特性,使大眾感到新鮮有趣,而不是被其背後的科學原理、技術性吸引,造成社會所接受。在社會接受後使用自然廣泛,因此才會盡一步讓這些新穎的事物有更多的使用:火藥與沖天炮成了登入太空的原理,也發展成了殖民者對於殖民地的子彈、武器;收音機成了海空收發訊號的重要工具;電影成了紀錄重要事件的方法;網際網路以娛樂的效果—遊戲讓大眾,尤其小孩子接受之後,不但讓小孩子學會了打字,更讓孩子知道如何上網搜尋資料。


網路世界的高度發達,改變了我們吸收新知的途徑。過去我們完全依賴報紙、廣播、電視,現在卻只要利用RSS或是google新聞,便可輕鬆獲得全世界的資訊,而除了少許的網路連線費用之外,這些資訊的取得成本,幾乎已趨近於零。面對這項傳播科技的巨大轉變,悲觀論者認為傳統媒體即將逐漸式微,紐約時報發行人舒茲柏格在2007年就曾接受以色列「國土報」訪問指出,紐約時報正在積極轉型,從平面的報紙轉變為在網路上發行的電子報,他甚至說,「我真的不知道,五年後我們是不是還會印報紙,但是你知道嗎?我並不在乎。」


從網路使用行為來看,各式各樣的網路社群、社會網路的興起似乎印證了麥克魯漢的觀點,網路社群中的成員跨越疆界的限制,遍布全世界。網路的開放包納性格,全球人類超越階級、種族、年齡等種種限制,去除中心的束縛,證明電子時代的去中心性。媒體賦予個人超越時空的能力,突破媒體守門人的限制力,讓網路使用者享有網路參與的主動性,資訊生產(如部落格文章撰寫)、資訊分享(如張貼轉寄文章)、資訊參與(如網友在網頁上留言)的自由,都在這個過程中獲得可能,個人正如麥可魯漢所預言的,擺脫機械時代的束縛,在電器時代獲得解放和自由。


一般人都將麥克魯漢歸類為「科技決定論者」,因為他所提出的「媒體即訊息」,正面肯定媒體對於個人和社會型態的影響力,否定人類行為本身的多變性與自主性。然而,歌頌媒體的偉大並不是麥克魯漢的主要目的,他依然相信人類與媒體的互動下,透過人類的「媒體素養」的培養—亦即對媒體的再認識,進而提升人類使用媒體的自主性,用以減少媒體與人類之間產生的種種矛盾,期許人類從「認識媒體」開始,試圖掌握媒體並予以行動(李信漢、杜綺文,2007)。


參考文獻

汪益譯(1999)。預知傳播紀事。台北:台灣商務。(原書McLuhan, E. & Zingrone, F. [1995] Essential McLuhan. Concord,Ont.: Ananst.)

鄭明萱譯(2006)。認識媒體:人的延伸。台北:貓頭鷹。(原書McLuhan, E. [1995] 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

李信漢、杜綺文(2007)。Web 2.0,麥克魯漢知多少?,新聞學研究,92: 183-192。

2009年5月15日 星期五

你的品牌有粉絲嗎?


六月二十日要來給我們上課的李怡志 老師,在動腦雜誌上的文章




2009年5月11日 星期一

eBay擬分割Skype 併購韓國Gmarket

eBay擬分割Skype 併購韓國Gmarket

2009-04-16 13:41 |迴響:0|點閱:1973
美國拍賣網站龍頭eBay已與韓國Interpark公司達成暫時協議,以 4.13億美元買下韓國最大線上拍賣網站Gmarket的控制股權。另一方面eBay周二亦發表聲明將計畫在明年讓旗下網路電話事業Skype公開發行(IPO),與之分割。
eBay將在周四以每股24美元買下母公司Interpark持有的Gmarket的 34.2%股權,預期總交易金額為4.13億美元。知情人士表示,此交易是基於Gmarket過去一個月平均股價再加50%的溢價。如eBay順利吃下Gmarket,將可以使其成為韓國市場最大的網路拍賣公司,目前eB ay已經擁有韓國市場第二名的Internet Auction公司。
eBay與Interpark的談判始於去年8月,9月時得到韓國公平交易委員會的批准,但由於經濟風暴重創兩家公司,使得交易延宕至今。
隨著不斷擴大版圖和併購當地公司,海外市場已占eBay營收的一半以上,eBay去年時宣稱其全球線上交易市占率達11%。
而亞洲雖只貢獻eBay11%的營收來源,卻是成長最快的市場,營收由2006年時的4億美元上升到去年的10億美元。
另一方面,eBay周二時也表示要以公開上市的方式與其2005年買下的網路電話業者Skype分割。eBay當年擊敗雅虎和Google標下Skype,但卻在2007年時承認買貴,提列了14億美元的相關損失。
eBay執行長唐納修(John Donahoe)表示:「Skype有良好的基礎和強大的成長動能,是一間非常好的公司,但卻不適合與eBay的兩大核心事業:拍賣網站與線上收費系統Paypal共存。」
分析師對讓Skype分割上市一決定大都表示贊成。Renaissance Ca pital研究主管Paul Bard表示:「募得到的資金將視eBay保留多少S kype的股權而定,預計最多可以募到40分億美元。」

2009年5月8日 星期五

當媒體不再報導真相

引用來源
http://www.peopo.org/shuchuan/post/35195

‧朱淑娟2009.5.4

正當全民陷入失業的焦慮時,五一勞動節前夕,翻開C報,斗大的標題寫著「王如玄:搶救失業大功臣」。雖然對媒體與政府合作「編業」早有心裡準備,但看到這麼露骨的標題,還是嚇了一跳。聽說寫這則編業的記者被同業取笑了一番。

我笑不出來,我很想哭。

當有權者變成真相的詮釋者

其他報的記者又有什麼資格笑C報記者?再打開U報,標題寫的是「短就、充電、王如玄:盡力救急」。媒體圈的人都心知肚明,這些都是「置入性行銷」,講白一點,就是某個政府單位「買」了這則新聞,而「賣」了這則新聞的媒體,叫記者寫了這則報導。當新聞存在買賣關係,要是你會怎麼寫?

然而讀者每天花10元買這份報紙,是真心相信這個媒體能給他們真相。如果他們知道,這個買賣關係花的還是他們的納稅錢,你覺得他們會怎麼想?新聞的買賣關係,已不單純只是買賣而已。

從歌功頌德、到政策辯護

置入性行銷並非始於今日,那個政黨上台都做過。只不過,過去的媒體對置入式行銷還能掌握基本的份際,多半只接受「歌功頌德」式的合作案,什麼花藝大賽啦、鮪魚很好吃啦、來個座談會啦之類的,基本上還比較無傷大雅(當然我不是說這樣就可以)。

然而如今的置入式行銷卻進展到「政策辯護」,農民的苦、勞工的痛,通通可以用錢擺平。於是我們來看看民眾讀到什麼:農村再生許農民美麗的未來;失業根本沒什麼好怕的,因為我們有搶救失業的大功臣;核能是最好的能源,減碳、便宜、又安全啊...。

而且,置入式新聞登出的時機掌握得還真好,不是公聽會當天、就是勞工頭綁白布條上街頭時。新聞講究的是時效,如果當天這則事件的版面都給買走了,媒體又有什麼空間可以平衡報導?

當記者變成業務員

置入式行銷手法不但從「歌功頌德」演變成「政策辯護」,記者的角色也有明顯的變化。所謂「編業」(或業配,意思就是編務支援業務),過去都是由業務部先把業務談好,記者再依指示寫新聞,基本上本身並不涉及業務。

但如今,許多媒體老闆直接把業務目標加在記者身上,記者的考績表不再像過去一樣,獨家有多少、專題寫的好不好,而是「幫報社帶進多少業績、協助多少編業...」。

想想看,有了業績壓力的記者,還能把牙磨利,咬那個胡作非為、不負責任的政府或事業?(事業雖然較少置入,但動不動抽廣告,說到底還是錢)於是記者每天除了跑新聞,還得鞠恭哈腰問採訪單位「有沒編業可做?」如果你打算跟這個單位要編業,下筆不慈眉善目都很難。

或許你會問,「這樣還幹啊?」是啊,批評別人很容易,但如果你是主流媒體的記者,就能明白拒絕有多難。我相信只要是記者,都想望一個純淨的編採環境,好好採訪、好好給人民真相。然而當事與願違,又往往無法大聲說不。

那不單單只是必須領這份薪水,等著給兒子繳學費這麼簡單而已,因為你總想,或許妥協一點點,可以換取更大的空間,只要你還站在舞台上,還是有機會可以好好採訪、給人民真相....。

為何媒體淪落至此

說別人「淪落」或許不公平,當我還是所謂主流媒體的大報記者,聽到人家這麼講,心情真的很複雜,很想反駁「不是的,我們不是這樣的,報社也要生存啊...」,但這話又無法說得理直氣壯。

媒體當然可以做生意,她本來也是一個生意。只是,媒體畢竟不同於一般生意,她有社會責任、有報導真相、揭發不法的天職,媒體不是常自許「第四權」?也因為媒體能給讀者真相、新知、樹立權威報導,所以有人願意付錢買報;當媒體閱讀人口多了,就能吸引企業登廣告。這才是媒體「正常的」生意模式。

當沒人買報、登廣告了,媒體要生存,於是把編業當救命仙丹。生存,為賣新聞找到正當性。然而這只會惡性循環,當媒體不再報導真相,就愈來愈不能吸引別人買報、登廣告,就要愈依賴賣新聞為生。當監督者、被監督者角色互換,賣新聞這種「皮肉生涯」又能做多久?不知報老闆有沒想過,究竟那一種作法比較划算?

只有自己,能給自己純淨的新聞空間

曾經待過主流媒體,我當然知道如今媒體生存多不易、記者的處境有多難。但我總覺得,編業不是不能做,但編、業之間應該有最起碼的份際,畢竟失去靈魂的媒體終究會被遺棄、而終至毀滅。

如果媒體能多一點堅持,向當權者計較;記者也能多點勇氣向報老闆說不。一個人肯站出來、就能鼓勵十個人站出來、然後百個、千個。

當後有來者,浩浩蕩蕩,或許事情真的會有所不同。因為我想,能還媒體純淨新聞空間的,只有媒體自己。

(新聞來源:環境報導部落格http://shuchuan7.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