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19日 星期二

麥克魯漢的傳播理論與新媒體的影響

資訊傳播專題期中報告

呂紹瑋


麥克魯漢 (Herbert Marshall McLuhan) 是加拿大著名的哲學家及教育家,曾在大學教授英國文學、文學批判及傳播理論。他也是現代傳播理論的奠基人,其觀點深遠影響人類對媒體的認知。在沒有「互聯網」這個字出現時,他已預示網際網路的誔生,「地球村」一詞(global village)正是由他首先採納。原本在1970至1980這十年間,他的理論由於過於新穎發散,科技媒體的演變並未趕上他的想法,書籍ㄧ度乏人問津。但2000年後,網際網路的崛起,麥克魯漢的言論就如同先知預言書般,再度掀起了傳播學界討論的熱潮。


四十年前麥克魯漢那零亂、擴散、去結構化的寫作風格,經過網際網路時代的檢視,被視為超文本 (Hypertext) 的先驅。麥克魯漢在1964年寫《認識媒體:人的延伸》之時,個人電腦尚未出現,麥克魯漢絕對也無法想像 web2.0 時代的到來,竟然對傳統媒體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


Paul (1999) 在分析麥克魯漢的理論時,曾以自己的文章〈玩具、鏡子、藝術〉做為例證,來解釋新媒體的誕生是如何逐漸影響整個人類社會。Paul認為,所有的媒體進入社會的時候都是一種玩具的姿態。在這樣的論點之下,媒體就能讓大眾容易接受,像是電話進入社會時,英國人只認定它是個「科學玩具」,拖了十年之後才開始使用,即使開始使用了,當時的西聯電報公司總裁 Orton 還是認為那是小孩子的玩具,不具商業潛力。不過 Orton 不知道的是,就是因為像玩具一樣好玩的特性,才使得大眾容易接受電話。


除了電話以外,像火藥、沖天炮、收音機、電視、電影以及網路等等,一開始都是因為好玩新鮮的特性,使大眾感到新鮮有趣,而不是被其背後的科學原理、技術性吸引,造成社會所接受。在社會接受後使用自然廣泛,因此才會盡一步讓這些新穎的事物有更多的使用:火藥與沖天炮成了登入太空的原理,也發展成了殖民者對於殖民地的子彈、武器;收音機成了海空收發訊號的重要工具;電影成了紀錄重要事件的方法;網際網路以娛樂的效果—遊戲讓大眾,尤其小孩子接受之後,不但讓小孩子學會了打字,更讓孩子知道如何上網搜尋資料。


網路世界的高度發達,改變了我們吸收新知的途徑。過去我們完全依賴報紙、廣播、電視,現在卻只要利用RSS或是google新聞,便可輕鬆獲得全世界的資訊,而除了少許的網路連線費用之外,這些資訊的取得成本,幾乎已趨近於零。面對這項傳播科技的巨大轉變,悲觀論者認為傳統媒體即將逐漸式微,紐約時報發行人舒茲柏格在2007年就曾接受以色列「國土報」訪問指出,紐約時報正在積極轉型,從平面的報紙轉變為在網路上發行的電子報,他甚至說,「我真的不知道,五年後我們是不是還會印報紙,但是你知道嗎?我並不在乎。」


從網路使用行為來看,各式各樣的網路社群、社會網路的興起似乎印證了麥克魯漢的觀點,網路社群中的成員跨越疆界的限制,遍布全世界。網路的開放包納性格,全球人類超越階級、種族、年齡等種種限制,去除中心的束縛,證明電子時代的去中心性。媒體賦予個人超越時空的能力,突破媒體守門人的限制力,讓網路使用者享有網路參與的主動性,資訊生產(如部落格文章撰寫)、資訊分享(如張貼轉寄文章)、資訊參與(如網友在網頁上留言)的自由,都在這個過程中獲得可能,個人正如麥可魯漢所預言的,擺脫機械時代的束縛,在電器時代獲得解放和自由。


一般人都將麥克魯漢歸類為「科技決定論者」,因為他所提出的「媒體即訊息」,正面肯定媒體對於個人和社會型態的影響力,否定人類行為本身的多變性與自主性。然而,歌頌媒體的偉大並不是麥克魯漢的主要目的,他依然相信人類與媒體的互動下,透過人類的「媒體素養」的培養—亦即對媒體的再認識,進而提升人類使用媒體的自主性,用以減少媒體與人類之間產生的種種矛盾,期許人類從「認識媒體」開始,試圖掌握媒體並予以行動(李信漢、杜綺文,2007)。


參考文獻

汪益譯(1999)。預知傳播紀事。台北:台灣商務。(原書McLuhan, E. & Zingrone, F. [1995] Essential McLuhan. Concord,Ont.: Ananst.)

鄭明萱譯(2006)。認識媒體:人的延伸。台北:貓頭鷹。(原書McLuhan, E. [1995] 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

李信漢、杜綺文(2007)。Web 2.0,麥克魯漢知多少?,新聞學研究,92: 183-19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